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西伯利亚(1/5)

这个时候的欧洲,科界内最热门的话题当属居里夫妇发现的放射性元素,此时的放射性元素在研究中又起了波澜,因为英国化家克鲁克斯在分离铀矿物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铀具有放射性,另一部分铀却无放射性,同时其他一些科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这些科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钍、镭等放射性元素不仅能产生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而且还能使与它有接触的物质也产生放射性,这种放射性还会随着间流逝而减弱,最后会消失。

这些奇异的、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当时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任实验物理教授的卢瑟福的极大兴趣,他决定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他觉得开展这项研究,必须为自己配备一个精通化的实验助手。

正当卢瑟福为自己寻找助手时,恰逢毕业于牛津大的索迪到蒙特利尔大访问,而索迪一眼就被卢瑟福相中,就这样索迪刚出校门不久,就很幸运地成为卢瑟福的助手,事实已证明他们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他们首先对钍的放射性做了大量的实验。

他们将硝酸钍溶液用氨处理,沉淀出氢氧化钍,过滤后检查干燥的沉淀,其放射性显著降低,而将滤液蒸干除去硝酸铵后的残渣,却有极强,※.↓.ne●t的放射性,但过了一个月后,残渣的放射性消失,而钍却又恢复了原有的放射性。

他们证实钍的放射性的确变化无常,同时他们还发现,如果把钍放在密闭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较稳定,如果放在一个敞开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就会变化不定,尤其容易受表面掠过的空气的影响。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有某种物质放射出来,不久他们便证明这种被放射出来的物质是一种气体,他们称它为钍射气。

他们对有放射性的镭、锕进行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同钍一样的现象,他们把镭放射出来的气体称为镭射气,锕放射出来的气体叫锕射气。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1902年卢瑟福、索迪提出元素蜕变假说:放射性是由于原子本身分裂或蜕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引起的。

这与一般的化反应不同,它不是原子间或分子间的变化,而是原子本身的自发变化。放射出a、b、g射线,变成新的放射性元素,同时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和上述假说整理写成论:“放射性的变化”。

他们关于元素蜕变的假说一提出来,立即引起物理界、化界的强烈反对,因为认为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观点打破了期以来认为元素的原子不能变的传统观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末》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章 西伯利亚,网址:https://www.bqgbi.net/9_9176/431.html

一见钟情[快穿] 屠魔逸闻录 复仇宝妻请爱我 泪落君前 杀手转行入军营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凌宇秦明月开局闪婚高冷美女总裁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烟尘满目 桃运都市 分手之后我们又成了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