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卷六十五 志第十七上(1/15)

◎河渠二

○黄河

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为患于中国者莫甚焉,前史载河决

之患详矣。

世祖至元九年七月,卫辉路新乡县广盈仓南河北岸决十余步。八月,又崩

一百八十步,其势未已,去仓止十步。于是委都水监丞马良弼与本路官同诣

相视,差丁夫并力修完之。二十年,汴梁路阳武县诸处河决二十二所,漂荡麦

禾房舍,委宣慰司督本路差夫修治。

成宗大德年月,河南省言:“河决蒲口儿等处,浸归德府数郡,百姓被

灾,差官修筑计料,合修七堤二十处,共长万九千九十二步,总用苇四十万

四千束,径尺桩二万四千七百二十株,役夫七千九百二人。”

武宗至大年十一月,河北河南道廉访司言:

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漂室庐坏禾稼,百姓已罹其毒。然后访求修

治之方,而且众议纷纭,互陈利害,当事者疑惑不决,必须上请朝省,比至议定,

其害滋大,所谓不预已然之弊。大抵黄河伏槽之时,水势似缓,观之不足为害,

一遇霖潦,湍浪迅猛。自孟津以东,土性疏薄,兼带沙滷,又失导泄之方,崩

溃决溢,可翅足而待。

近岁亳、颍之民,幸河北徙,有司不能远虑,失于规画,使陂泺悉为陆地。

东至杞县氵义口,播河为,分杀其势,盖亦有年。往岁归德、大康建言,相

次湮塞南北二氵义,遂使河之水合而为一,下流既不通畅,自然上溢为灾。由

是观之,是自夺分泄之利,故其上下决溢,至今莫除。即今水势趋下,有复钜野、

梁山之意,盖河性迁徙无常,苟不为远计预防,不出数年,曹、濮、济、郓蒙害

必矣。

今之所谓治水者,徒尔议论纷纭,咸无良策,水监之官,既非精选,知河之

利害者百无一二。虽每年累驿而至,名为巡河,徒应故事,问地形之高下,则懵

不知;访水势之利病,则非所习。既无实才,又不经练。乃或妄兴事端,劳民动

众,阻逆水性,翻为后患。为今之计,莫若于汴梁置都水分监,妙选廉干、深知

水利之人,专职其任,量存员数,频为巡视,谨其防护,可疏者疏之,可堙者堙

之,可防者防之。职掌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最新章节卷六十五 志第十七上,网址:https://www.bqgbi.net/8_8046/65.html

荡孽 这个发展有点不太对劲 贴身战龙 三国之将星系统 九十九度甜婚 游戏韩国 Hello,男神大人 情蛊 红湖叶 绝命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