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1/4)

《格物致知之理》在杨聪不遗余力的推广下,终于在读书人中慢慢流行开了,有很多屡试不第的读书人甚至慢慢丢下了《四书五经》开始专门钻研《格物致知之理》了。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当你死读《四书五经》不能博取到任何前程,还要挨饿受冻的时候,再不知变通,那就是脑子有病了。

以前,大家是没有什么变通的途径,所以,很多读书人读着读着都无奈的放弃读书一途,转而去从事家传的行当,种地甚至经商。

这会儿他们又多了《格物致知之理》这一选择,不但还是读书谋出路,而且,赚的还不少,机会也越来越多,研读《格物致知之理》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

或许,很多人印象中古代的读书人都是那种读死书,宁可饿死也只认读书,不会去从事其他行当的一帮腐儒。

其实,那只是特例,特别特别少的特例,因为能被人载入史册的读书人都是在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儒或者大官,甚至一般进士都没有资格载入史册,更何况是没有功名的普通读书人呢。

这些人并不是读书人的代表,至少他们不是普通读书人的代表。

比如,大明读书人就有数百万之多,能考取功名,步入官场的又有多少呢?

这种人,绝对不到十万,因为大明所有官员加起来都不到十万,他们能代表的最多也就是数百万人中能考取功名步入官场的,这种人,在读书人中所占的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而其他读书人都要生存,都要吃饭,他们并不是那种宁可饿死也只认读书的腐儒,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这些人,才是读书人的主体,占据了九成九数量的主体。

他们的观念如果转变了,这世道就真的要变了。

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杨聪也没想着能一蹴而就,他只是在尽自己所能,改变读书人的观念。

这个过程或许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或许,随着《格物致知之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若干年后,这套书甚至会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这个谁又能知道呢。

他如此疯狂的推广《格物致知之理》在很多人看来,无外乎为了一个“名”,而随着《格物致知之理》的推广,他圣贤之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

当朝能创立不世功绩,抵御外敌,平定四方,在野又能著书立说,影响了一个时代,不是圣贤又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朝富家子》 最新章节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网址:https://www.bqgbi.net/7_7758/458.html

和亲公主回来了 撩闲 屠龙倚天前传 高手下山,我有九个无敌师父! 规则怪谈:我的外挂随机刷新 螃蟹在剥我的壳1 带着系统攻略异世界 全民地窟求生:我有黄金瞳 八女帝全背叛,重生悔到肠断 从猎魔人到帝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