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节 如何抉择 3(1/3)
这一次整编跟以往有点不同,这次的一个根本目的可以说是为了再次增加和恢复塞北军的战斗力。无弹窗更新快没错是恢复,在跟英国人一战之后,塞北军不少建制可以说是被打残了,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休整后,到了该补充和重建的时候了。
几个月前跟英国人的一场激战虽然说让塞北军遭受了相当大的损伤,但是却也让这些一直窝在中国内地的军队,第一次跟世界列强的军队干了一仗,认识了什么是现代化的军队和作战方式。英国人派来的军队虽然不能说都是精锐,但是即使是那些印度兵也是经受了英式训练的部队,而且他们出动了除了坦克外,包括飞机在内的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而没用坦克也是因为战场主要是山地的原因,用坦克攻击居庸关,然后攻入八达岭,英国人没这么傻。)
跟英国人战斗牺牲最大的是担任居庸关防御的第二军,但是收益最大的也可以说是第二军。第二军有十二万人,六万在居庸关前线作战,还有六万留在张家口,防御这里兼做预备队。而当居庸关的守军遭受惨重伤亡的时候,这些预备队轮流接替前线的部队,因此整个第二军可以说都在正面战场上接受了一场现代化战争的洗礼。
战后在休整的时候,赵书礼又对第二军进行了另一轮的清洗,假借宋远之手,把宋远自己在第二军中的老弟兄调到了后方训练新兵去了。但是由于战争的缘故,以胡田为代表的很多年轻的军官也得到了锻炼,随着老军官的调离,他们晋升的机会也来到了。这些人多是塞北当地人,在军队中成长起来,跟宋远代表的旧军队在作风和关系上都距离很远,因此对赵书礼或者说对塞北整府认同很高,让赵书礼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只现代化的忠于整府而不是个人的正规军队。
新近军官接管部队后,刚刚熟悉了新的位置,随即就到了军阀混战,赵书礼再次对第二军进行调整的时候了。从各地新成立的新兵营中补充了大量的兵力,使第二军士兵数量达到了战前的十二万人。同时工厂中大量投产的各类最新武器也纷纷列装,以前他们是第二流军队,什么先进武器的装备也排在第一军之后。但是通过这次战争他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用巨大的伤亡和最后的胜利,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并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和地位。同时也是因为塞北兵工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列装,轻重火炮迫击炮,轻重机枪的地步,不过这次第二军能得到八十架飞机的空军这已经从一个方面表明他们得到了赵书礼的认可和信任。
通过兵力的补充和武器装备的更新,第二军的战斗力更进一步,当之无愧的成了塞北军新的主力。而第一军就有点让人,尤其是一直对他们寄予厚望的赵书礼失望了。本来这只军队,是赵书礼一手提拔军官,以图达到改变以往过于依赖带有深刻的宋远烙印的第二军的局面的目的的。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这只军队军官年轻有冲力,同时受教育程度高爱国热情高的优点,来打造一支尖兵部队。尤其是对陈驰这个性格强硬甚至很有民族住义情绪的军官赋予厚望,但是陈驰实在是让赵书礼太失望了,太没有大局观了。
赵书礼只能忍痛解除了陈驰的职务,清除了他的军籍,把他送到国外去。因此现在的第一军正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名义上仍旧是赵书礼直属的部队,军官最年轻武器最先进,但是因为一个天津事件让他们失去了荣誉,从上到下士气低落。针对这样的情况,赵书礼几次去部队做思想动员工作,但是起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连主力第三师的师长都被解除了职务,这耻辱太大了。对此赵书礼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没有太多时间放到这一只部队上,只能把整只军队先交给该军参谋长贺粹之,希望他能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在保定和陆大学到的专业知识让军队尽快的恢复斗志。
而作为该军第二师师长的高凤举,以前也是被赵书礼赋予厚望的,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大民国》 最新章节一百二十七节 如何抉择 3,网址:https://www.bqgbi.net/79_79368/138.html
奥古斯都之路
末世殖民星
红楼之重生
替身娇妻要离婚
随身带个聚宝盆
重生甜妻又飒又野
狂氏之殇
全民神域之主:命运寄生者
民国神豪: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重生甜妻又飒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