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3章 旧令焕新(1/3)

“叫她儿子代其受过?”姜玉姝摇摇头, “不妥。”

李启恭高瘦,弯腰问:“那您认为该怎么办?明目张胆偷窃多次,按律得杖责,但上了年纪的婆子, 恐怕禁不起板子。”

姜玉姝略压着嗓子,冷静答:“我不打算动刑。偷窃固然该罚, 但此案情有可原,三十亩地, 着实不少,原告在官府鼓励下, 连续耕种三年, 分了六次三成,总共获得多少粮食?究竟补偿多少才叫‘合理’?”

“这……”李启恭及若干胥吏面面相觑, 心思各异, 虑及实际盘根错节的三七分成,干脆沉默,明哲保身。

姜玉姝直言不讳, “代耕令, 初衷虽好, 但颁布时章程不够详细, 田地毕竟是有主的, 所以原告才忍气吞声,不然,如果这块地是他家的, 他绝不会容忍被告一偷再偷。”

“据您看,怎么判才妥当?”随从小吏作虚心求教状。

李启恭目光闪了闪,提醒道:“代耕令之下,想必不止这两家发生争执,依卑职愚见,衙门不宜主张较真算账,大概调停了就行了,避免相关百姓效仿,激起众多案子。”

贫穷不要紧,稳,官府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地方秩序安稳。

前任知县制定的政策,施行三年,我一上任就推翻?总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姜玉姝瞥了下属一眼,叹道:“我知道。”

李启恭倾听清浅叹息,仿佛受到肯定与嘉赏,薄唇弯起,内心飘飘然。

而此时,地上,被告一家人跪地磕头,惶恐哭求:“我知错了,今后绝不敢再犯,求大人饶恕。”

“求您饶了我娘!”

“她已经六十多岁,老糊涂了,爱孙心切,被逼无奈才偷、偷拿了一点粮食。”

原告一家人亦跪地磕头,委屈恳求:“大人,一,草民没有‘霸占’,从头至尾只是‘借耕’,她家回村当天就约定补偿与归还。二,借耕时的收成,每次上交官府七成,全家辛辛苦苦,仅得三成罢了,根本没占大便宜。”

“求大人主持公道!”

姜玉姝谨慎斟酌,抬手阻止了嘈杂吵嚷,审视被告一家,缓缓道:“偷窃之风,绝不可长。况且,你双方早已在里正的见证下商定协议,有言在先,岂能反悔?”

被告老妇人害怕受刑,不敢抵赖,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泪流满面。

姜玉姝扫视地上袋子,命令几个随从掂了掂分量,严肃问:“此次偷窃人赃并获,这几袋,五十斤左右。原告,上三次被偷了多少?你如实说来。”

“啊?”原告急忙询问家人,绞尽脑汁地回忆,忿忿告知:“回大人的话:前三次更早些,庄稼压根没成熟,土豆个头比现在还小,虽然被糟蹋了一大片,但论粮食重量的话,大约……一百斤。”

事实上,原告故意报少了,被告心知肚明,一声不吭。

姜玉姝点点头,“那么就是一百五十斤。你刚才说,约定秋收后再补偿田主一千斤粮食,对?”

“是。”原告盘算损失,既心疼又憋屈。

百余双眼睛注视下,姜玉姝神色沉静,高声宣判:“当罚则罚!这一百五十斤,从原告应付的一千斤里扣除,被告若继续偷,就继续扣,直到扣完为止。”

“并且,如果被偷超过一千斤,超出的每一两都算你欠官府的,将罚以三倍数额,偷一罚三!”

“偷一罚三?”

霎时,观村民们呆了呆,议论纷纷:“活该!”

“嗳,自作自受,谁叫她偷了又偷,贪得无厌。”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不富裕,假如一穷就靠偷谋生,还得了?”

“罚个一百五十斤,应该的,但不知打不打板子?”

“谁知道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种田之流放边塞》 最新章节第213章 旧令焕新,网址:https://www.bqgbi.net/70_70424/213.html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空间之荷香田园 传奇族长 耕唐 老街 秦凤鸣公孙静瑶 天地情道 苏林林求仙记 俗辣江湖 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