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章 大江东去(2/4)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秦放歌在演唱的时候又怎会不用心,他咬词清楚不说,各种情感更是拿捏得特别精准,加上有林宝卿她们手里乐器助阵,不管是“乱石穿空,还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起合作出来的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赤壁古战场,亲身感受那种瑰丽险要的神奇之处。

而整首词的下阕前半段,依旧是意气风发秦放歌的菜,他都评价周瑜的人参赢家。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英雄美人,建功立业,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到最后的诗句,才有了苏轼对自身的感怀,“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按照大家的一贯理解理解,苏轼正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但这种情怀并不哀伤,整首词作中,给人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豪迈!如千古英雄所拥有的胸襟一样!

秦放歌正演绎起来的时候,情绪也是比较复杂的,既有襟怀超旷、识度明达,也显露几分壮志难酬,末路英雄的本色。

就仿佛苏轼这在长江边上一声浩叹,带着几分伤感,几分无奈,几分悲凉,当然,还有更多的情感,则是满腹的壮志豪情,未曾被现实处境给磨灭,这也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站在后人的角度看,秦放歌倒是觉得不管是苏轼还是李白,在政坛之路走得坎坷其实是好事,不管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当时的百姓,以及对后人来说都是如此。

古时的人总是想一展才华建功立业,修身齐家平天下。但要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天赋去走仕途的,做个学家诗人这样的多好又能千古留名,当时那些仕途得意甚至权倾朝野的,如今知道的他们的又有几个?

秦放歌有这样的理解,自然也会反应在他的音乐中,比起苏轼的词作来,也有了更多的豁达和淡然。这其实也是时代不同,看问题也有很大差距造成的。

要完全表达苏轼的情怀,秦放歌再天才也做不到,都是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再创作的。就如同他自己,也完全不去强求别人演绎他作的时候,能完全按照他创作时候的想法,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在古琴幽幽声中整首歌曲结束,现场观众似乎都还沉浸在刚刚的音乐中,保持寂静一阵,才响起激烈的掌声,和之前稀稀拉拉掌声的场景截然不同。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都相当熟悉,但对此都有各自的解读和理解。对秦放歌和锦瑟华年乐团合作,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

激烈的掌声,就是他们表达心意的最好方式。

网上的两个直播间里,观众们则刷弹幕和礼物来抒发他们听后的感受。

“我歌不愧是音乐天才,这首歌曲演绎得简直无懈可击!”

“完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震撼的歌曲!”

“把苏东坡的那种豪情和无奈都完美的诠释了出来,我给一百分!”

“视觉听觉的完美享受,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室友听后已疯!”

“作为一个学声乐的学生,对哥哥我只说一个字,服!哥哥就是我们的榜样!”

“同样男高音,我和小哥的差距为什么就那么大!”

“又一首经典诞生!”

“为什么没用在新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呢!”

“苏老先生泉下有知的话,可以笑得安详了!”

“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样感受的,感觉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星音乐家》 最新章节第九百七十章 大江东去,网址:https://www.bqgbi.net/6_6086/971_2.html

武鼎录 三界主宰 御兽:怪谈副本,开局我是懒大王 晦朔光年 近身龙婿薛雨泽 小农民的逍遥生活 快穿之殿下的十二世界 神州战神 重生千金:老公饶了我 我在三国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