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三章 又进囚牢(1/3)
后代关于这次鬻题案,众说纷纷,不过由始至终都没有确实的证据用以证实唐、徐二人真的提前获悉了考题。
这从二人出了考场后的反响,基础就能断定一二。
历史上的说法,是唐伯虎、徐经压根儿就没在会试的录取之列,所以那两份关于“四子成就”策问对答如流的考卷,并非是他二人,程敏政的感叹最多只是揣测而已。
但谁又敢保证,这不是负责复核试卷的李东阳,为了相安无事而作出的假象?
沈溪忽然问到唐寅和徐经,苏通有些惊奇。
在没有程敏政那番感叹之前,众举子还未把怒火完整迁怒到唐、徐二人身上,就算有人说鬻题,也仅仅是针对程敏政。
从这点上说,关于唐伯虎在考前就拿着标题往询问别人,也是鬻题案产生之后人云亦云的成果。
就算唐、徐二人真的在考前拿着标题问人,但那标题尽对不会是这次会试的考题,在会试结束直到程敏政阅卷时发出感叹前,外间也未对二人有太多非议。
“我们管他唐寅、徐经呢,沈老弟,我且问你,这届会试的考题,你全数答出来了吗?其中就没什么困难不能作答?”
苏通脸色有些凄哀,很显然他感到自己在这次会试中施展不佳,间隔中进士还有必定差距。
沈溪道:“还好吧。”
一句话,让苏通感到不可思议,他瞪大眼睛看着沈溪好一会儿,才由衷地感叹道:“沈老弟的学问果然非同一般,从昨日到今天,我问过不下二十位同场考生,没一人敢说自己施展得还好。看来沈老弟确实是天资出众,将来出将进相……”
沈溪苦笑着摇摇头:“苏兄这顶大帽子,我可戴不下。”
沈溪与苏通见面没用太长时间,由于接下来将是一段时间的等候,放榜会在三月初,殿试则是在三月中旬。
考生一般会等到会试放榜后离开京城,对于苏通这样本身才学就不出众的应试举子来说,考完会试就该筹备回乡了,至于是直接回乡持续冷窗苦读,还是游山玩水之后折道返家,又或者是等候朝廷放任官员,都由举人自己选择。
很显然,苏通感到自己还年轻,断然不至于说放弃科举之路,他还筹备至少参加三四届会试,到四十岁左右不中,才会放弃科场,吸收朝廷委任为小吏。
在苏通与沈溪会见时,不时有举子过来询问测验情况,沈溪一律以“不过尔尔”搪塞,别人只是感到他年少气盛,口出狂言,根本就不会想到他竟然能答出“四子成就”这么生僻的标题。
冷暄完毕,苏通带沈溪又往见了一些举子,从他们的反响看,情况都一样,叹惋,惋惜,再是对出题人程敏政的愤恨。
“……这等标题,就是放给翰林来做,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却让我等举子来应答,岂不是能人所难?”
在这些举人看来,自己只属于士族阶层的底层,尚未有机会接触到太多高深学问的书籍,若是能跻身翰林院,多读上几本书,或者才干知悉那些生僻的学问。
测验之后,关于四子成就的考题,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就算知道标题,让他自己往找,他也找不到标题到底出自哪里。
有人说是出自《退斋记》,可这本书,偌大的京城都淘换不出几本,要想读到这么生僻的典籍,最最少家里躲书要过万,这对于普通举子家庭来说根本不切实际。
沈溪这一天见过最多的是福建举子,毕竟大家是同乡,人在外地需要拧成一股绳。众举子义愤填膺之下,已经筹备上书朝廷,“讨要说法”。
沈溪感到到,测验一结束,在京城的应试举子都快要疯了,或者弹劾程敏政鬻题并非是朝廷真要追究他泄漏了标题,而是要给天下读书人一个说法,当作是对程敏政出偏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状元内》 最新章节第四〇三章 又进囚牢,网址:https://www.bqgbi.net/60_60054/401.html
道法帝尊
正道潜龙
问道红尘
执剑诸天
神级灵魂
他的套路,温柔刺骨
逍遥小电工
穿越妻荣夫贵:绝嗣世子养崽
天师府小道士
医品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