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要去国子监上学(1/2)
夜快三更,院落各处的喜宴早已散去,倦意徐徐袭扰着厅中诸人。
仇公公宣完旨传完话之后,因为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地赶路,早已累得不成人样。
随即,郭业让赵九丑赶紧领着着仇得黑仇公公下去歇息。
至于顺公公,则像斗败的公鸡无精打采,病怏怏地冲郭业叹叹气摇摇头,与程二牛一道离开了大堂。
堂中仅剩关鸠鸠随身跟在郭业的身边,看着郭业满脸不解,不时哼哼唧唧琢磨出着声儿,看在眼里愁在心头。
暂时不知郭业怎么想,他只得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呆呆傻愣着。
读好书?
做好人?
行好事?
郭业嘴中回味着仇公公揣摩圣意,送给自己的九个字。
而后又想着李二陛下的口谕,三年守孝期一满,便动身前往长安,速到国子监报道。
郭业又非第一天来大唐,怎会不知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国子监,在隋唐以前,又称太学,是大唐朝廷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论学府等级完全可以媲美当今的清华北大。
但是国子监绝对比清华北大要牛逼,因为国子监除了统管大唐十道各州府县乡的学府,起到了一个管理机关的功能之外。
还有一点,国子监的学子统统都来自官宦二代,豪门世家子弟,在国子监中你随便揪一个学子出来都是官二代,富二代,纨绔子弟,勋戚后裔。
普通寒门弟子要想进国子监深造,门儿都没有。
单从最高学府的性子来看待国子监,纵是称之为贵族学校不为过,称之为大唐朝廷储备干部的摇篮亦不为过。
进了国子监,只要不是蠢笨如猪,那将来的前途绝逼是妥妥儿的。
相对于科举考试进了三榜进士便自称为天字门生而言,国子监出来的学子,那才是真正的世家官宦的后备力量,天子门生的这块招牌,含金量绝对高于寒门学子。
郭业寻思着国子监的特殊地位,再琢磨着仇得黑送给自己的九个字,大概其能明白李二陛下为何让自己守孝三年满之后,去国子监报道了。
不外乎就是让自己去国子监熏陶熏陶,进修学问与品性,饱读四书与五经,明白何谓忠孝礼义仁智信。
李二陛下这么安排的目的,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罔顾孝道,离经叛道,守孝未满便行纳妾之事。
唉,奶奶的,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背,疼痛只有自己知啊!
国子监,奶球,这是要让自己去国子监上学读书啊!!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关鸠鸠突然一脸喜庆和艳羡,抱拳恭祝道:大人呐,皇上让您守孝三年满后前往国子监,那可是天大的宠幸啊。好教大人知道,国子监中的学子三百人,皆是朝中诸位大臣家的子弟,勋贵王公后裔,大唐八大世家子孙,还有各地豪门世族的子弟,寒门弟子或毫无背景之人,一辈子也休想进国子监,唯独大人您是独一份啊!:
郭业听着关鸠鸠的奉承,没好气地回应了一句:老子知道!
呃
关鸠鸠热脸蛋贴了冷屁股,尴尬至极,吱吱唔唔道:既然大人您知道国子监乃是我大唐最高学府,又蒙当今圣上金口玉言准许入学,怎得还如此兴致缺缺啊?
郭业知道关鸠鸠这个老秀才的心思,这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这辈子除了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名列三榜,为官一方之外,也许就属进国子监最有诱惑力了。
可惜郭业不是他,压根儿不稀罕什么国子监什么最高学府。
有啥用啊,清华北大出来,还不照样集市里头卖猪肉,街边摊子卖烧烤。
相反,他就读过几天私塾,不照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教大唐》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五章 要去国子监上学,网址:https://www.bqgbi.net/5_5491/345.html
论辞掉魔王这份工作的可行性
协议离婚后大佬她野翻了
每个世界都需要被马赛克[快穿]
异族入侵
放怪物一条生路不行吗
噬天龙帝
春梦欢迎您
白烛扎纸店
佟姑娘生活手札
九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