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5回、名士风流五石散,魏晋衣冠扪蚤谈(1/3)

说你身上有虱子,是夸你,不是骂你,你信吗?

还真有人信,信的人当然不是阿,而是魏晋名流。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强汉与盛唐之间一个奥妙的过渡,魏晋士子好清谈玄道,风自赏恣诞狂放,史称魏晋风采。

比如竹林七贤之一,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醉翁刘伶,抬棺纵酒醉生梦逝世,号称在哪里醉逝世了就地埋。他喝醉了经常一丝不挂据坐屋中,有人实在看不过往责问两句,刘伶反唇相讥道:“天地为我庐,房屋为我裤,尔何进我裤中?”

天地是我居的穹庐,房屋是我穿的衣裤,你怎么跑到我的裤子里来了?有这么说话的吗,假如别人这么说必定是个老流氓,可是刘伶不同,他是个有清名的文化人,可见********自古有之。

与刘伶纵酒裸形相映成趣的是王羲之东床袒腹。晋太尉郗鉴要在丞相王导的儿子中挑一名女婿,这也是古代贵族之间的政治婚姻。太尉的女儿是个著名的大美人,王家诸子听说太尉来到家中的消息个个自持,只有王羲之尽不在意,撩开衣服露出肚皮,坐于东床吃零食。成果郗太尉偏偏挑中了王羲之,认为佳婿,就不知道郗小姐乐不乐意了?

王羲之的潇洒比刘伶的狂放尚知收敛,毕竟刘伶露了全身而王羲之只露了肚皮。那么前面所说的虱子又是怎么回事?

魏晋时代的虱子很著名,最著名的就是前秦文武双全的大臣王猛身上的虱子。据说王猛早年未发迹时,面见进关的大将军桓温,一边从身上捉虱子一边侃侃而谈,旁若无人。这便是“扪虱而谈”的典故,但当时曾扪虱而谈的名士可不止王猛一个,考核史料,在魏晋名流中可以捉出来一大串。

除了魏晋名流,现代还有一位伟人也留下了类似的典故,那就是*先生。据美国记者斯诺回想,他和*在延安窑洞中谈话的时候,经常看见**解开裤腰带捉虱子,神情不变旁若无人。

后来有人附会这段传说,说**也有魏晋风采,而事实未必。抗战时代延安的条件艰苦众所周知,**衣服上有虱子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等到开国之后巨大领袖身上就不可能再有虱子了,否则全国国民也不能答应。但是魏晋名流不一样,上文所述扪虱而谈的都是高官贵族,生活条件和艰苦二字根本扯不上边,而且魏晋时代贵族的生活豪华是著名的。

有人又说了,这是当时士大夫之间的一种自然率真的风气,魏晋风采嘛。这种说法听上往貌似有点道理,但仔细考证起来很有问题。中国的传统贵族和法国中世纪的贵族不一样,没有不洗澡用香水掩盖体臭的习惯,是非常重视养生的。著名的养生著作《黄庭经》就成书于魏晋时代,说当时的名流不崇尚养生不器重卫生是说不过往的。话又说回来,有没有风采与有没有虱子有个毛关系?想要风采,有的是措施。

那么又是怎么回事呢?误会,全是误会!虱子与风采无关,而与另一种东西息息相干,这种东西叫作五石散。

五石散是一种以五色石脂为药饵,研磨成末制成的方剂,据说服用之后能永生不老,在魏晋时代十分风行。贵族名流中,你要是没服用五石散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毕竟有没有人服用五石散成绩仙道?史书上无一例记载,但是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还要服用呢?由于五石散确实有效。

服用五石散之后全身发热,却不出大汗,因此冷天也穿单薄的衣服,大袖飘飘显得十分潇洒。另外还有一种药效,就是长期服用后全身的皮肤会变的非常细腻,细皮嫩肉的很好看也很敏感。这下问题就来了,那就是衣服不能常洗,也要尽量不穿新衣。

越旧的绸缎越柔柔舒适,最合适长期服用五石散的人穿着。古代洗衣服用皂角浆洗,洗完之后的衣料很硬,感到和硬纸板差未几,要穿一段时间才干重新变得柔软,这样穿在身上是很不舒服的,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山》 最新章节005回、名士风流五石散,魏晋衣冠扪蚤谈,网址:https://www.bqgbi.net/59_59383/6.html

腹黑宝宝霸道娘亲 混沌神王 嗜妻如命 青元仙路 重生嫡女为妃 骆风棠杨若晴 驾校情缘赵勇老赵孙潇潇 欢宠小师妹 钚龙领域 万道化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