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43回、道心应住如神在,分明歧路问灵台(2/4)

拜八仙的东游殿,这些都是后话了。

孙思邈还给梅振衣这个关门弟子留下了很多东西,那就是他身边携带的所有书,包含医书与丹书,有很多是他自己的著作。前文也说过,“传书”在古代是最隆重的一种传承方法,梅振衣自是感谢不已。

送别那一天是十月初九,江上西风微冷,梅振衣早已为几位长辈筹备好车船,过黄河之前正好一路同行互相照顾,石太医的石料也已装好可以运到关中完成最后建造,需要的工匠都请好了一起出发。曲氏兄弟也在离别,曲振声拍着弟弟的肩膀说:“二弟,一路照顾好老神仙,回家好好奉养父母。假如家中有什么事,立即通知我,哥哥如今已正式受箓为观主,应当能帮得上很多忙,千万要记住啊!”

这句话假如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我现在参加工作了,收进还不错,家里有艰苦必定要找我,不要委屈了爹娘。固然很平常,但也让人很有感想。

而孙思邈则把梅振衣叫到一旁,此时他的个子已经有一米四左右了,固然还不算太高但比一年前已经长出了一大截,身材在当时十三岁的孩子中算是硬朗的了,可见这一年的调养修行非常之成功。

孙思邈仍然以习惯的动作手抚他的脑袋道:“腾儿,临别莫伤感,你既是修行人,凡事要看的透彻,为师人虽离往,但师道传承仍在你心,师父在与不在,并无分辨!临别之前,你还有什么话要问我吗?”

梅振衣:“在与不在,并无分辨!……弟子想问的就是这句话,往后心中有困惑,又如何请教师父?请问此句心法。”这一问比较有意思,上师不在了,弟子又如何请教?一般人可能不太明确,但修行人确有此种心法,而且不仅是佛道两家,别的门派也有。

孙思邈答道:“想当初进门之时,你开口问的是鬼神,我当日所答便是心法。修行上师传授弟子,要把心印留下,弟子能否得到真传有关资质悟性,但师父做的是否合格,就在于这‘在与不在,并无分辨’八个字。莫说是师父我,就算漫天神佛,在传人心中也要做到‘在与不在,并无分辨’。你将来若传授弟子,也要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孙真人这席话什么意思?比较难解,可以借助一个心理学实验来阐明。当代西方有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不存在的人”:有一组心理学家虚拟了一个人,虚拟信息包含这个人生活的时代,姓名、出身、经历,生卒期等,事实上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就似一部架空小说的主角。

然后他们开端通过冥想、催眠等方法与这个“不存在的人”沟通,经过了一系列的失败后,终于有一个自称是这个人的鬼魂开端和他们交谈,告诉他们关于自己的一切。这还不够奥妙,当谈到那个人生活的时代,那人竟能纠正心理学家们对历史懂得的误差。到最后沟通者给弄糊涂了,开端猜忌这子虚乌有的人物真的存在过。人神秘莫测的心情是一座可开启的灵山,现实甚至比任何科幻小说更离奇怪诞。

这个著名的实验已经非常接近于古代修行人的鬼神之说了,只差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一个合格的修行上师会给弟子留下真正的“心印”,包含日常言传身教所含有的一切信息,当师父不在时,弟子还可以在一种特别的进静或冥想状态中“见”到他,与之交换。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并不是很神秘,比如张三留给你的印象很深进,碰到什么事你会思考“假如张三在这里,他会怎么说,又会让我怎么办?”然后会得出一个结论。而修行高人能把这个过程直观化、具体化,可以在神识中招唤出师父或某些鬼神的形像,和他直接交换。

有些东西师父教徒弟了,徒弟也听懂了记住了,但修行不是在学校上课,具体的境界和各种法术神通是要一步步实证的。有时候师父传完法就走了,弟子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修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山》 最新章节043回、道心应住如神在,分明歧路问灵台,网址:https://www.bqgbi.net/59_59383/47_2.html

囚爱:宠妻上瘾 李佑的大唐 都市从金丹开始修炼 重启人生谈小天 重生民国大丫鬟 我若征天 谪仙风云 史上最剑NPC 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 洪荒:我神鳌,拒绝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