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节 勇士们(4)(1/6)
&;/r&;&;/b&;&;/r&;
南京军步兵能够大战苏军坦克和骑兵,铁拳无疑是最重要的利器,这款划时代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让步兵拥有了真正的反坦克能力,不过,再好的武器都需要人来使用,并且需要能将其威力发挥到最大最有效的战术手段。南京军在参加苏联战争前就已经做好了迎战苏军坦克洪流的心理准备(自然是蒋纬国的原因),而中国的军工业又很薄弱,无法用坦克对付坦克,所以步兵打坦克成为南京军在参战前重点研究的一个战术问题。在这件事上,邱清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邱清泉酷爱学习,饱读诗书,他在博览古代军事史书时发现,明代军队对战倭寇时采用的由唐顺之所创立、由戚继光所光大的“鸳鸯阵”战术很有古学今用的价值。在戚继光的戚家军横空崛起前,明军对战倭寇时屡战屡败并且败得惨不忍睹,曾发生这么一件堪称汉人耻辱的事:一股仅七十人的倭寇在浙江省沿海登陆后,肆无忌惮地深入中国大陆腹地一千余里,从浙江省东部一路烧杀抢掠到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还围绕南京城兜了一大圈,当时明军在南京城驻扎有十二万兵马,却迟迟不敢出战,最终虽然歼灭了这股倭寇,但明军伤亡竟达到四千人,可是,戚家军参战后,双方战损比例一下子被扭转到惊人的地步,首战台州,戚家军一举就歼灭倭寇六千余人,斩首五千五百多颗,自身仅有二十人战死殉国,与倭寇血战十余年,戚家军百战百胜,杀敌十万余,被誉为“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最强军队”。为什么戚家军能够如此神勇?原因有四,一是装备先进,二是训练严格并且正规化、系统化、职业化,三是军纪严明,善待百姓,所到之处深受百姓拥护和支持,不只是汉人,少数民族也为之誓死效命,四是军事思想先进,这来源于统帅戚继光本人。当时,明军和倭寇交战时,基本上是“毫无章法”,不讲究战术战阵,一窝蜂地涌上去近身肉搏,由于倭寇多是亡命徒,好勇斗狠、深谙刀法,并且倭寇使用的武士刀大大地超过明军武器,而明军则长期安逸怠惰,早就军纪废弛、贪生怕死,所以双方交手后,明军被倭寇一顿砍杀,死伤少数人后就会全军崩溃,继而被人数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倭寇一路追杀(此情况很类似于抗战时**和日军的交战情况),但戚家军不同,戚继光先竭力地让麾下官兵装备上最强大的火器,同时严格训练、严明军纪,并且制止部队在打仗时与倭寇“单打独斗”,而是讲究兵种配合,戚家军的鸳鸯阵因此而来,一个鸳鸯阵由十多名军人组成,这些军人所属兵种不同,有的是火枪手,有的是长矛手,有的是短刀手,有的是盾牌兵,分工不同、分工明确并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了各兵器各兵种的长处,加之令行禁止的整体配合,军队的战斗力因此而迅猛暴增。戚家军与倭寇交战时,当挥舞武士刀的倭寇嗷嗷叫着冲上来,戚家军鸳鸯阵里的火枪手专心致志地开火射击,长矛手在火枪手装填子弹时进行接替战斗,短刀手和盾牌兵严密地保护着火枪手和长矛手,使倭寇擅长肉搏战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继而被戚家军杀得尸横遍野。
戚继光的这种军事思想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邱清泉也深受启发,他找到蒋纬国:“二公子,我们会装备上一种单兵反坦克武器?数量怎么样?”
蒋纬国回答道:“很多,足够普及到排甚至班。”
邱清泉一拍大腿:“事不宜迟,未雨绸缪,我们现在就进行步兵打坦克的训练。”
南京军的各个训练场上,代表坦克的汽车飞驰呼啸,一队队南京军步兵勇敢地扑上前,每队里面拥有一名反坦克步兵,由于铁拳当时刚刚投入生产,数量还不够,所以绝大部分的南京军反坦克步兵在训练时用一根木棍扛在肩膀上代替铁拳。
这种场面有点可笑:一队队南京军步兵扛着木棍,在飞沙走石中扑向目标,目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最新章节第544节 勇士们(4),网址:https://www.bqgbi.net/53_53631/540.html
美艳的他
斗罗之辅助升级系统
我的软萌女友太甜了!
疯批暴君被福运农女喊去种田
玄天帝尊
金牌蛮妻:总裁GG是只狼
大夏第一暴君
我本厚道(gl)
穿越后我被气夫系统绑定了
开局离婚,她竟是豪门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