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何未能令中国称霸?(1/3)
纽约时报特派员纪思道本年二月远渡重洋到东非肯尼亚,希望跟随明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足迹,从其光辉成就中理出头绪,以弄清楚为何他的远征不像哥伦布那样改写历史本报昨日已摘译纪思道遇上郑和部下後裔的报道,今日继续刊载他对中国以至东方世界未能雄霸全球的分析
过去几千年来,主宰这个世界的似乎应该是中国人或印度人,而不是白种人澳洲和美洲大陆的移民也应该是中国人,不应轮到英国人这种东西方势力颠倒的原因,使我感到困惑
明朝中国世界最强
十三年来,我大部分时间住在亚洲,并试图找出原因我一直认为历史的转捩点是十三世纪初期,亦即中国明朝的郑和率领一支庞大舰队从中国出发,以征服整个世界
从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七次率舰队出洋,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而一直到五百年後,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舰队才差堪比拟郑和的舰队拥有三百艘船只,二万八千名兵士,最大的一艘军舰达四百而哥伦布於一四九二年发现大陆时,只有三艘船只和九十名船员,最大的船也只不过八十五除此之外,郑和舰队的航海设备又很先进,如船舵和防浪船舷等都是当时的前沿设计,而这些先进航海设备要三百五十年後才传入西方这表示东方在古代一度远远越西方
事实上,除了罗马帝国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富裕和明的泱泱大国,有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几千年来欧洲任何地方都难於匹敌比方说,十二世纪的杭州就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而根据历史资料,早在公元七世纪广州就有二十万外国居民:阿拉伯人波斯人马来人印度人非洲人和土耳其人相较之下,十三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应数巴黎,人口也只不过十万多一点郑和的舰队比哥伦布还早半个世纪抵达东非,并从阿拉伯商人处听闻欧洲其实中国的船舰可轻易驶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接与欧洲通商但是,当时的中国是那麽强盛,岂会把欧洲这些夷邦放在眼里?
在郑和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即使一八二○年清朝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占全球经济的百分之二十九,印度则占百分之十六
郑和七次下海出征之後,相对而言,亚洲采取较封闭的政策,因而失去主宰世界的良好机遇,却为欧洲和稍後的美国的兴起奠下基础
朝廷斗争功绩遭淡化
西方人通常将现今的经济优势归功於他们祖先的智慧民主制度或勤奋,但重要的原因是十五世纪中国皇帝的短视和愚昧郑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最新章节郑和为何未能令中国称霸?,网址:https://www.bqgbi.net/48_48523/8.html
这个牛郎太棒了
重生后我揣了奸臣的崽,叱咤皇朝了
大明帝师
全民御兽:开局签到荒古狱龙
我真没想混娱乐圈啊
地狱使者之我能扮演名侦探
夏天周婉秋免费阅读
重生70:我带着四千万喜当娘
诸天影视剧变
汉皇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