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兰芳人的光辉和血泪(1/3)

其实当初在制定太平洋岛链计划的时候,唐健就曾经专门研究过吕宋(菲律宾),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等南海上的大小岛屿泡书()关于兰芳国的事情,还是教育部梁启特地告诉他的,1905年时,梁启曾在《民丛报》63期发表了《中国殖民伟人列传》,从此之后,兰芳共和国的事情就为华夏人所知,当然这里的所知,是说部分人知道,像唐健此类的,华夏国内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兰芳国的存在

红姨说到这里,不禁暗自垂泪,哽咽的说不出话

唐健叹了一口气,说道:“兰芳共和国,全称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亚婆罗洲(线印度尼西亚占据称为加林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罗芳伯,因为第一任总为陈兰伯,第二任总为罗芳伯,是名为兰芳,只不过后来被荷兰人所灭”

红姨惊讶的说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唐健微微一笑,说道:“我识得几个字,对南洋诸岛比较有兴趣,所以专门研究过,对兰芳国的历史还是知道一二的”

其实,唐健对于兰芳国的认识不只是这些,唐健所说的这些话并没有半句虚言,他的确是对南洋诸岛比较有兴趣,当然,他是为了华夏的国防建设需要,唐健的确是认真研究过

在婆罗洲之上很早就有了华人定居生活,从事贸易的占大多数,他们往往组成自己的公司,以罗芳伯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当时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力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他也被拥戴为大总制

在南洋众多的国家之中,罗芳伯按照中国的传统,建元兰芳,并效仿西方当时才刚刚出现的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

最难能可贵的是,罗芳伯没有称帝,帝制自为,没有称王(只是对当地土著称王,对清朝仍然称为兰芳公司),兰芳国共和国成立不久之后,罗芳伯就派人赶到北京向当时的清朝中央政府汇报情况,并进贡方物,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并想将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但当时的乾隆皇帝却不予理睬,乾隆高傲的认为这些人都是天朝弃民,没有采纳罗芳伯的建议,将婆罗洲纳入清朝的版图之中,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兰芳国的建立比美国还要早六年,比华盛顿1787年当选为首任总统并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体制还要早11年,这在华人海外殖民史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同时也是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奇迹

但是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妒恨,随着清朝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兰芳国坚实的后盾无法为其提供帮助,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义侵略军的进攻

当时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以及遭到了当地土著的出卖,这个华人小国不幸灭亡,总共也只是存在了110年而已,但是这个记录,比中国大陆历史上曾建立的政权要久的多,后来婆罗洲由荷兰转给印度尼西亚,改名为加里曼丹岛,这些就是后话了

总之,兰芳共和国可以说是华人在南洋殖民史的骄傲,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苦痛的开始,因为从那个时候,南洋诸岛上的华人地位日趋低下,受尽了压迫

红姨拭干了眼泪,说道:“我们兰芳蛮就是兰芳国的后裔,六十多年前,荷华战争,荷印政府派安特生领兵入侵婆罗洲,将华人殖民地全部消灭,期间,我们兰芳国多次起兵反抗,但是因为武器落后,加上当地土著的忘恩负义,协助荷兰洋毛子驱逐华人,我们兰芳人寡不敌众,只能败退,而当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最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兰芳人的光辉和血泪,网址:https://www.bqgbi.net/43_43260/450.html

惹火甜心:总裁霸宠迷糊妻 后来,无关风月无关你 小可怜被偏执enigma标记后 时吟顾寒迟 穿成短命炮灰女 乡村寡妇 玄门大佬归来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极品公子 我在江湖兴风作浪 四合院:从暴揍不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