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横扫中东(1/2)
当天傍晚,德国柏林广播电台便得意洋洋地播出了一则篇报道:“德国公民们!我们中断了预定的节目,向各位报告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的战舰在大西洋上获得了惊人的战绩。英国海军引以自豪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被帝国‘俾斯麦’号战列舰与“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强大的炮火击沉了。另一艘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也多处受伤,早晚将会步‘胡德’号的后尘,沉没在丹麦海峡布满流冰的海底。此外,我们强大的海军还击沉了2艘英国重巡洋舰和3艘英国驱逐舰许多名英国水兵为了服从丘吉尔和他那犹太集团的命令而枉送性命,让我们向元首致以衷心的祝贺,只有他才能带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胡德号被击沉的消息传遍了世界,英国的士气民心顿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陆军输了、空军输了、现在连一向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也输、还沉掉了最大的战舰胡德号,英国要靠什么才能打败德国人?土伦湾大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虽然损失更大,但至少在交换比上还可以勉强宣传为一次胜仗,可这次丹麦海峡之战双方的交换比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0:6,无论如何粉饰也难以让国民满意,即使上任后因为对德强硬而深受拥戴的首相丘吉尔也第一次遭遇了信任危机,一些反战人士和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英国公民聚集到他的官邸外高呼口号要他结束战争。甚至一些同样主张对德强硬的人士也要求丘吉尔下台、以便“换个更有能力的首相”
其实,丹麦海峡之战的失败只是一根导火索,欧战爆发以来英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已经令一向坚韧的英国国民渐渐难以忍受,如果连欧战之前与中国交战的损失也算进去,英军(含英联邦和殖民地军队)的死亡、被俘和失踪的总数已经超过百万,其中英国本土军队永久性减员不下50万(历史上整个二战期间英国本土的军队也就死了40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成员国损失军队超过15万(历史上不到10万),而现在距离欧战爆发还不到一年,这么快的损失速度对于人口有限的联合王国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了。而更让英国人对丘吉尔不满的是,尽管死了这么多的人。英军在各个战场上却一败再败。完全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希望
不过丘吉尔这也是自找的,由于他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导致英国现在不得不与远比历史上多得多的敌国交战,而且其中除了纳粹德国。还有赤色中国和阿拉伯联盟这两个强敌。相对来说。中国虽然和英国更早开战。但出于外交方面的考虑,在占领中南半岛之后却没有向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大举进攻,只是利用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的赤色党给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制造一些麻烦。所以情况还好;反而是之前与英国人没什么过节的克里姆,在与德国谈妥之后不久便率军向英国控制的埃及和苏丹发起了全面进攻
由于本土和印度都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因而中东的英军不可避免地被抽走了不少了,加之克里姆又是百年不遇(世界反殖民的几百年历史中无人能比,称其为百年不遇并不为过。)的军事天才,更出动了不下50万的大军,还有德国空军与装甲部队的配合,结果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便消灭了埃及和苏丹的英军主力3万余人和大量的殖民地部队,还逼迫亚历山大港内来不及撤离的数艘军舰自沉于港内,小胡子闻讯后大喜过望,亲自向其发来了贺电。
饮马苏伊士运河之后,克里姆并未满足,他很快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主力部队渡过运河袭取中东的英法殖民地和附庸国,同时分出一支偏师南下解放北苏丹。丘吉尔得知埃及陷落后大惊失色,由于当时本土无力派出援军,他只能从印度抽走10万英军和10万印度军队加强西亚英军的实力以尽快夺回战略意义十分重要的苏伊士运河。
但丘吉尔却万万没有想到,中东英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七章 横扫中东,网址:https://www.bqgbi.net/38_38043/568.html
一剑独尊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爆萌宠妃
真千金不好惹[重生]
红楼之史有前例
承包大明
夜吻狼少:小小娇妻很不纯
云其深
渣攻们都想回头
病娇们和我一起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