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诺贝尔奖(1/3)
s:感谢书友“飞翔宇宙间”投出的月票,顺便拉票
当然,十五集团军背靠工业发达、而且率先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中原边区,胡卫东又一直压着部队规模没有过度扩编,因而官兵们几乎每天都能吃上荤菜,物质条件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待遇才会如此优厚。
帐算下来真正吃亏的大概只有军官,但是傅作义的35军在当中却是相当另类的一支部队,他们不但打鬼子不含糊,而且军纪严明,加之经济上不若中央军富裕,武器装备较差,因此无论是战术打法还是生活作上都与八路军十分相近,在之中甚至有“七路半”的戏称,而鬼子更是期将其当成是八路军的部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傅作义在抗战前期相当“亲共”,曾经大量接受赤色党员入其部队工作,借鉴其政治工作和作战方法,两个师的政治部主任居然都是赤色党人,后来迫于老蒋的压力才将那些赤色党员清出部队,但也没有怎么为难他们,而这一善缘也成为了日后北平和平解放的伏笔。历史上尚且如此,这个时空就更不用说了,首先赤色党的实力比历史上强了太多,其次绥远在山西光复后更是直接被八路军的晋绥边区包在其中,因此赤色党对35军的影响力远比历史上的1938年底还要大得多,若非傅作义在35军之中威望极高。赤色党甚至可以像在山西新军之中那样夺走领导权。
也正是因为这样,35军的官兵改编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反倒是十五集团军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毕竟武器变了战术也得跟着变化,虽然胡卫东知道傅作义擅于练兵,但该给35军官兵上的课还是得上,另外,某些军阀思想较重的中高级军官也需要加强一下思想教育。。。。。。
至于傅作义本人,即使之前当军阀的时候,个人操守也无可挑剔。若论清正廉洁与朴素节俭,甚至不少赤色党的干部都比不上,因此他融入赤色党甚至比部下还要更快一些。
为了加快35军改编的效率,胡卫东采取了“以战代训”的策略,山东是民国匪患最严重的三个地区之一,仅次于东北与河南,韩复蕖掌政时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薛岳夺了山东之后情况又迅速恶化,一则是战乱不断、人心惶惶;二则是薛岳虽然打仗厉害,但捞钱也同样厉害,结果官逼民反。虽然薛岳后来被老蒋调离了山东,但匪患一旦起来,再想压下去可就难了。而沈鸿烈虽然治理青岛卓有成效,但对于农村,却也是一筹莫展,因此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山东的匪患已经发展到了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最新章节第三百章 诺贝尔奖,网址:https://www.bqgbi.net/38_3804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