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9章 路铺到哪里,去处就在哪里

“思,行,思,行……”

王文娟憬然有悟的关头,听见了小儿跟着父亲的碎碎念叨,忍俊不禁。

子猷爱怜地抱起小儿,笑道:“还不止如此,听少姝讲,为了不搅扰思医师的清静,家中小仆每每都是看顺了泉水出来的花瓣,以此为信,方会端茶送膳进来。”

王文娟福至心灵,一双妙目睁圆了,忙不迭追问:“不知那些逐流的飞花可有什么讲究?”

“也无甚刻意,不过是应着‘二十四番花信风’等物候,随手取用罢了。”

(二十四番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娟双手合十,赞不绝口。

而在厅堂另一侧的厢房中,当中放置了一张较正常尺寸大得多的弹棋桌,兄弟姐妹们正挤挤地围观一旁,看子献子默两人紧张对局,子献执白棋,子默执红棋。

弹棋是一类于士大夫阶层中风靡时兴的棋戏,竞技性颇强。据传起源于汉武帝宫禁之内,初创仅流行于宫中,民间鲜有所见,后在魏文帝提倡之下,再度兴盛起来。

棋桌用料一般为玉石,外围形制是四方形,棋局当中按圆形塑起,其内丰腹高隆,荆山妙璞,局道交错贯通,供硬木料或象牙制的弹棋游走,棋局四外则平如砥砺,滑若柔荑,光彩映人。雕琢精良者,内部还装有器械,棋子碰触之下,布局机关诡谲生变,直令对战者逸趣倍增。

(“荆山妙璞”等句:出自魏文帝曹丕《弹棋赋》,至于具体的玩法技艺,因其失传很久,史料所限,很难明确。文中所写的,只是为情节需要,根据魏晋以来关于弹棋的文学作品略加揣测而成。)

弹棋对弈的规则大致如下:对阵双方立于棋盘两端,各执弹棋帝于此技以特好,他以手巾拂棋,无有不中的。”虽如此说,子默也是满脸地将信将疑。

少妍又道:“传言有人向文帝自荐说自己也能,文帝就请他来,此人拿下头上的葛巾来击打棋子,比文帝的技艺更显精妙!”

(葛巾:葛布头巾。)

“说个没完没了,且收声仔细观看。”少婵笑,嫌他们喋喋不休聒噪得慌,“这回你们也要‘开眼’啦。”

但见少姝手中的巾帕挥动起来,由慢至快,忽而,她大臂有了动作,在旁观战的,只觉一时间飒爽生风。

只听噗的一声轻微作响,留在子献洞口对角——距离甚远——的棋子斜弹飞起,荧荧然化作道白虹,一发而过半局,直袭对方洞口!

电光火石间,滑石雾散,云布四垂,一切归于阒寂,少姝麾下的棋子已进了个干干净净,龙门外未遗纤毫。

“好了,承蒙哥哥相让。”少姝拱拱手,轻描淡写地说完,才吁出一口气。

“这腕力巧用的,出神入化啊。”少妍赞起来,大家才有了反应,齐声称少姝绝艺。

“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少婵点评中肯,“关键她这招长斜竟是用手巾使出来的,越发了不得。”

(“弹棋局上事”句:出自白居易的诗作,再一次实现了诗句的穿越引用。不过,郭林宗先生好友蔡邕亦著有《弹棋赋》一篇,文中有“放一敝六,功无与俦”,说的也是抹角斜弹的弹棋之法,且相当厉害,可见类似于长斜的技法东汉已有。)
本章已完成! 《少姝的山水》 最新章节第19章 路铺到哪里,去处就在哪里,网址:https://www.bqgbi.net/355_355270/87.html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快穿之女主是个小呆宝 大商小渔娘 狂妃来袭:丑颜王爷我要了 万能淘宝商 摄政王的医品狂妃 万域邪帝 我的外挂跑路了 绝品灵仙 万古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