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分离,提纯(2/3)

因为铀矿粉很多的缘故,对于酸性溶液的用量也很大。幸好有这座专门建造的化工厂,才能供上使用。

完成浸泡后,后续再经过溶剂萃取技术,铀元素的氧化物,大名鼎鼎的黄饼便被提取了出来。

看着面前呈现出淡黄色的饼状物,李青松心中暗暗想着:“以前只在影视剧里看到过,现在算是看到实物了。”

这玩意儿也有辐射性,虽然不高,但为了保险,李青松还是让克隆体们穿上了防辐射服。

制成黄饼,只能算是完成了浓缩铀的第一步。

后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黄饼经过一些化学处理,便被转化成了六氟化铀。

六氟化铀是气体,到了这一步,便可以进行铀浓缩过程中的最重要一步了。

铀元素存在两种同位素,分别为铀235和铀238。而不管是核电站还是原子弹,都只能使用铀235,无法使用铀238。

但在天然铀之中,铀235的含量仅仅只有大约0.8%左右,剩下的,99.2%都是铀238。

但这两者,质量相差无几,化学性质相差无几,怎么分离?

这是一个难点。在人类历史上,这个难点曾经困扰了人类很长时间。

但没关系,李青松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浓缩铀的过程,但也大概知道基本原理。

无非就是离心机罢了。

铀235的质量比铀238轻了大约1%左右。与氟结合成六氟化铀气体后,两种气体之间同样存在这种微小差异。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李青松再度建造了一座电厂专门为另一座工厂供电。

而在这座工厂之中,李青松制造了上万个巨大的罐子。罐子分成两层,外层是外壳,内部则是一个可以高速旋转的,类似于洗衣机滚筒的离心机。

从上一座工厂之中生产出来的六氟化铀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了离心机工厂的第一台离心机之中。

在澎湃电力的供应之下,这台离心机开始了高速旋转。于是,质量重一点的,铀238与氟结合成的六氟化铀气体便被巨大的离心力甩到了筒壁上,质量轻一点的铀235组成的六氟化铀气体,则富集在了离心机中心最远离筒壁的地方。

但只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

两者之间的质量差异实在太小太小,此刻的分离远远不够纯净。

于是,位于筒壁处的较轻的六氟化铀便被抽走,灌注到了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最新章节第八十二章 分离,提纯,网址:https://www.bqgbi.net/352_352237/8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