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千人大关(2/3)

的仗啊。”

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随之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没办法,他就见不得人闲着。

现阶段,基础工业的“骨架”已经搭建完毕,初步有了冶金、铸造、能源、化工等分类,但仍旧十分粗糙简陋。

就像能源工业那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几台蒸汽发电机而已。

冶金工业那里,更是只有二十来个简陋高炉,年产各种金属加起来,也只有两千来吨的样子。

必须要进一步的专业化与细化。就比如炼钢,就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钢材的冶炼,譬如低温钢、耐高温钢、耐腐蚀钢、碳素钢之类。

唯有细分,产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属加工、化工,甚至于种植基地都同样如此。

这空闲下来的30余个克隆体立刻便被李青松操纵着,投入到了更多新工厂的建造之中。

为此,他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

“未来的所有工厂和基地都要专业化、细分化,种植基地需要再建造五个以上,炼钢厂要再造三个,化工厂要造十个,专用的机械生产工厂也需要造一到两个……”

盘算一番,李青松核算一下,赫然发现,要支撑接下来自己的众多建造计划,需要的钢铁至少也在百万吨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建造初期。毕竟未来自己肯定要有更大规模的建造计划。

而现阶段,自己的所有金属年产量一共才两千来吨,钢铁产量仅仅才一千五百吨左右!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点。

“钢铁是一切建造的基础,要优先发展炼钢工业。那么……先造一座高效率的、专业化的钢铁厂出来!年产量至少也要在十万吨以上!”

从一千五百吨直接跨越到十万吨,这个步子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不过李青松并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自己还有时间。

按照这个目标,李青松再度开始了等待。

在这一阶段,对于克隆体的培育仍旧没有停止。克隆体们仍旧在以每半年205个,每年410个的速度增加。

钢铁厂、铸造厂、化工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产能也越来越高。

但此刻所建造的这些工厂与初始的那些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低端,同样小型,与李青松计划之中那种专业化、大型化的工厂相去甚远。

要依靠这种落后产能来供应自己庞大建设计划所需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千人大关,网址:https://www.bqgbi.net/352_352237/1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