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2章 论盐(2/2)

食,战时、农忙才吃咸食,就是据此而来。”

薛朗恍然,不管人还是牲畜,缺盐就没力气。古代盐的使用范围比现代广,但因为生产技术和运输的缘故,盐的产量又跟不上,难怪要限制盐的使用量。

听到这里,薛朗就懂了!薛朗问道:“既然产量跟不上需求,照理来说,盐价应该高,朝廷为什么把盐价定的这样低?”

公主殿下道:“为了薄赋,让利于民,休养生息。”

薛朗懂了:“殿下的意思是盐价与赋税有关?盐价是控制赋税的手段?”

“然也!”

公主殿下赞赏的点头。

薛朗恍然。古代封建社会本质上来说是农耕文明的社会,小农型、地方性经济为主,经济流通性不大。

作为国家主体,要控制影响国家经济展,以及通过赋税来调节、把脉国家经济和国计民生,再没有比粮价和盐价这两个人人都需要的东西合适的了。

粮还有个南北差异,北方爱吃面食,南方爱吃米谷。这盐可是不管东西南北,人人都需要的。难怪古代要盐政官营。

唐朝的低盐价,显然是朝廷强行把价格定低,进而影响到赋税的降低,进而影响到粮价,让利于民,以得到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后来老百姓生活变好了,于是盐税也就相应的调高。

所以,盐价便宜的唐朝并不是说不缺盐,盐是缺的,只是国家政策所致,盐税定的低而已。

薛朗明白了,不过,本着谨慎的原则,他并没有贸贸然提出提高盐产量的办法。盐价既然是关系一国赋税的根本,就不能贸贸然去改变。特别是大唐刚刚建立,经不起那么多的风雨飘摇。

特别是刚刚经历了战乱的民众,几乎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治大国如烹小鲜,牵一丝而动全身,薛朗说出来是很简单,上下嘴皮一碰就完的事儿,可于国家、于民众来说,是否是好事,薛朗还需要想一想。

就像王安石变法,王相公的本意肯定是好的,国家也是需要的,可是,民众是否接受,是否适应于民情民生,王相公就没考虑周全,变法失败的结果,对国家的伤害,难以计算。

薛朗不想穿越一遭,反而成了历史的罪人,薛朗想让大唐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糟。

本着多调查才有言权,实践才出真知的原则,薛朗向公主殿下请教了许多唐朝关于盐政的政策和规定,完了才拎着公主殿下给他的盐回去。
本章已完成! 《定居唐朝》 最新章节第62章 论盐,网址:https://www.bqgbi.net/30_30072/62_2.html

至尊高手在都市 游梦奇旅 亲爱的达西先生[傲慢与偏见] 战神无双 相医为命 重生红三代 离婚豪门后我上了热搜 达克斯内克的HP人生 魂淡!京圈太子骗身骗心,还骗婚 末世转职:选择反派跟班的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