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昏君赵佶(上)(1/2)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人……乃至于整体宋人所不耻的所谓一夜暴户者——事实上,文风昌盛的大宋除了东华门外唱名的读书人之外,就没有其他看得起的职业!
不过,数日前道和园迎来了新的主人,周围的气氛便趋向于严格,往日在附近游手好闲的三教九流人物俱是销声匿迹。除了巡街的捕快更加频繁之外,景明坊里的人惊讶地现官家的近卫班直。
道和园占地若干亩,主屋居中而坐,厢房分布两边,绿荫葱葱的竹林绿树点缀其间,蜿蜒迤逦的石子小路若隐若现。中庭建有凉亭,原主人引入五丈河活水成池塘,不仅造价不菲,而且势必要打通相关衙门的关系。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宋徽宗痴迷的花石纲流毒市井,以至于家有财资巨万者无不收藏奇花怪石为荣,道和园原来的主人也不例外,精巧别致的奇花异石在园中绝不鲜见!
道和园外松内紧!
如果说,今日景明坊的老百姓只是觉得道和园外有班直守卫,似有大人物莅临道和园的话,那么道和园里面便是守卫森严的军堡,十步一岗哨。
凉亭中设有一张石桌,上面摆放着各色瓜果,一个年近四十岁,身着赤袍常服,头戴展脚幞头的中年男子负手站在亭中,打量着数十平米的小池塘和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兴致勃勃的表情跃然于脸上。
他转过身,对侍立在一旁低垂眉的男子说道:“杨戬,现在什么时辰了?”
杨戬,当然不是封神演义里那个虚构的二郎神,而是北宋末年的权宦之一,与童贯一文一武对北宋末年的朝政有着极大影响力,和蔡京、高俅、王黼、梁师中并称为“宣和六贼”。
能让权宦这么恭敬的,中年人自然便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赵佶。现在还是宣和初年,官至太傅的杨戬也不觉得自己是所谓的奸贼,抬头看了看天色,躬身涎笑道:“陛下,快正午了!”
“唔!”赵佶点点头,又问另一个人,“道长,那位上仙是天上何方神宿?”
赵佶口中的道长年约四十多岁,头戴南华巾,面貌清矍,蓄有一头飘逸的白须,配上一身道袍,端得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特质。
赵佶向来崇道抑佛,痴迷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其荒谬程度远三百多年以后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明武帝朱厚照!但也正因为这样,赵佶迷信方士,厚待道徒,所以对身边的道人十分客气,他口中的道长,就是众多方士之一。
林灵素!历史上毁过于誉的著名方士!
林灵素为温州永嘉人,家世寒微。七岁读书,粗能作诗。据说苏东坡曾见之,惊异其聪明,并问其志,答曰:“生封候,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
政和六年(1116年)十月,徽宗驾幸太乙东宫,见道录徐知常所录林灵素所作“神霄谣”,其文皆神仙妙语喜甚,乃令徐知常引林灵素入见,从此委以重任。
然而,也是这位上谓赵佶为“长生大帝君”,下许蔡京、王黼为“左元仙伯”“文华吏”,又自比佐君之治的“仙卿”林灵素,与蔡京、童贯等权臣经历过短暂的蜜月期之后,终于相互难攻讦。
随着徽宗对他的宠信越来越深,他的权势日益骄横,目中无人的林灵素不但与政敌蔡京、童贯怒目相向,而且还惹怒了当时的皇太子赵恒集团,再加上他怂恿赵佶崇道抑佛的行为,树敌无数。
今年五月,东京大雨,大水灌城,赵佶命林灵素登台拜神,祈求水势减退,结果压(厌)胜失败。反倒是皇太子登城四拜,水退四丈。当天夜里水退尽,京城之民皆称颂赵恒圣德,林灵素完败。
政敌群起攻之的背景下,林灵素心生退意,于是上章乞骸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位面骇客》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昏君赵佶(上),网址:https://www.bqgbi.net/300_300408/23.html
最强全才
两千年后的诡异游戏
死怖游戏
都市仙尊弃少
校花的超级高手
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
陈风李佳佳柳婉
我八岁就无敌了
师尊:这个冲师逆徒才不是圣子
浪打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