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拜访(1/3)
“这个您就不用管了,本公子自有办法!”黎安明闻言一愣,不过随即就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说道。
宋应星博览群书,且不仅只局限于四书五经上。黎安明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宋应星十五岁的时候,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于是就很想一睹。询问过读书识字的亲友们,都说没有。有天听到书店里新进了一批书,他就急匆匆去寻找,没想书架上还是没有。书店老板表示,大家看书都是为了科举,谁还看这种杂书。宋应星走路时都将心思放在书上,不巧撞到一位行人,然后惊喜地发现地上散落的米粿是用那本书的书皮包裹,然后他又去寻找米粿的源头,那位卖米粿的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将书给了他。却没想竟是半部,还有一半在纸浆店里,面临重造的危机。经过多番折腾,最后宋应星还是得到梦寐以求的那本书。
但宋应星青年时代的精力大都放在科举上。二十九岁时,宋应星和哥哥皆考上举人,这使他们备受鼓舞,继续参加会试。名落孙山后决定继续努力,还前往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继续研修,但之后他们二人相继考了四次,均告落榜。这一年,宋应星已经四十五岁,心灰意冷之下,他们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
宋应星五次进京考试,无一成功,但在这五次水路兼程的长途跋涉中,他并非没有收获。在这些长途旅行中,宋应星通过丰富的社会见闻,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沿途他们会经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宋应星接触了不同的风土人情,皆有感触。
作为一名诸方面都有涉及的学者,经历过数次考试失败的宋应星对当时的官场弊端深有触动。在他的书中,宋应星揭露了各种经济政策的失误,提出了革新方案与生财之计;大谈用兵、练兵之道,以及筹措军饷的途径,揭露了朝廷在军政上的弊病;他提倡移风易俗,重振人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官兵士气与用兵效率;提出安民政策,分析明末农民起义动荡的原因。宋应星呼吁减免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大力惩治贪官污吏,选用廉洁奉公的贤臣。还有认为要大力发展工农业,促进经济发展。他的这些思想,针砭时弊,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黎安明虽然不是那么博学,但来自后世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他,见识肯定不是这个封建时期的一个举人能比的。虽然运用后世的知识来这里卖弄是挺可耻的,不过谁叫黎安明脸皮厚呢!
来到奉新县,黎安明一行人稍加打听,便知道了宋应星家的位置,这主要得益于宋应星的曾祖父宋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元4316年》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章 拜访,网址:https://www.bqgbi.net/29_295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