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少年中国说(1/2)
梁启闻言顿时有些心动,他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自己在家攻读诗书的岁月、长大后渐觉诗书无用后的困惑、接触新学后的大开眼界和亲眼目睹到新生中国之强后的震撼与自豪,心中才思泉涌......
虽然接触新学时间不长,但梁启现在已经能够写出无可挑剔的“李体”白话文,不过他热血澎湃之下率性而为,写出来的还是最熟悉的文言文。谭嗣同看到开头后顿时眉头一皱,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好,而是文言文要求者具有一定的旧学功底,受众面会小很多,而且大同党现在正努力推广着白话文,对于这篇以文言写成的文章只怕不会待见,只怕很难传播开来。
不过,谭嗣同的表情就又很快舒展了开来,因为他现,梁启这篇文章虽然用的是文言,但文字上却并不艰深晦涩,哪怕是一开始就接受新学教育、从未专门学过文言文的少年也不难看懂大意,甚至可以说是兼具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长,谭嗣同不禁伸出大拇指赞道,“卓如真乃今之白乐天也!”
而继续看下去之后,谭嗣同更是被字里行间的热情感染得热血澎湃,而立之年的自己尚且如此,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就更不用说了,谭嗣同一脸佩服地看向梁启,问道,“真雄文也!不知卓如可曾想好篇名?”
梁启沉吟了片刻,答道,“弟欲命名其为《少年中国说》,复生兄以为如何?”
“《少年中国说》,好一个《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哈哈大笑,盛赞道,“这篇雄文一定会流传后世,成为不朽名篇的!”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李晖看着那篇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雄文,深感欣慰道,“还以为改变历史后,这一名篇不会出现了呢,虽然不少词句有了变化,但是我最喜欢的那几段还在......zhong”
欣慰过后,则是深思。虽然中国已经提前崛起,但在李晖看来,梁启的这篇《少年中国说》的现实意义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比历史上更大。
因为接下来中国将要开始的全面变革,所能依靠的只有思维更加活跃、也更能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年轻人,至于那些三观已经定格的中老年人,不搞破坏就不错了。这不是李晖歧视中老年人,事实上他很清楚这些人是社会的稳定器,但问题是中国正在开始一场空前绝后的根本性大变革,中老年人的保守就很要命了,尤其他们还往往是一家之主,可以利用纲常礼法来约束儿孙,年轻人想要“造反”,必须有大无畏的勇气才行,《少年中国说》的出现简直是太及时了!
此外,这篇《少年中国说》还让李晖重新意识到了文言文的价值,虽然门槛高不利于普及教育,但其文字凝练、有着独特的美感,如果完全放弃的话未免可惜。于是李晖决定在高中新设一门“古文”课程,从国语中分离出来,并且将其列为大专院校文科专业的高考科目,然后那些想要报考文科的高中生就更加苦逼了。不过话说回来,李晖本来就准备让文科生精英化,否则大学招生比例不会连1o%都不到,毕竟普通的文科生跟理工科的相比,价值要小得多,但其中却可能有着能够改变世界的天才......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中国目前试行的学制,原则上为小学5年、初中和高中都是2年,中专和大专2-3年,本科3-4年。由于国内目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之军工霸世》 最新章节第二百八十六章 少年中国说,网址:https://www.bqgbi.net/27_27224/287.html
宿命之环
富到第三代
小人鱼她被全星际团宠了
快穿:病娇大佬他好黏人
求求你赚钱吧
傅爷老婆马甲又掉了
游戏奶妈异界行
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
洪荒:我有百万亿混沌至宝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