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给总统的信(1/4)
第180章 给总统的信
李谕的文章登在普利策的《世界报》后,还是有点效果的,毕竟都是后世史学家们整理出来的确凿证据。
只是现在康有为的保皇会已经有了数十万会员,单单会费以及捐赠就超过了百万美元,而且具体的数额也不好估计。
康有为是真该去看看联合铁路公司招募的那些华工是多么辛苦,坑人钱财也没有一点愧疚之感。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华人看不到这份报纸,毕竟目前很多华人也不是很懂英文,或者仅仅是能够简单口语沟通,读文章的话就说不上了。
好在精英阶层还是懂英文的,起码在捐赠这一块能卡住康有为。这可是最少一半的比重,而且以后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康有为看到报纸后极为生气,“这个李谕!不知廉耻!胡说八道!”
康有为是真的气,不仅有章太炎这种战力爆表的人持续喷他,就连自己的徒弟如梁启超等人都生出异心。但他就是不改,打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对的!
康有为也在《纽约时报》撰文道:
“很难想象,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竟然能成为帝师,还能信口雌黄污蔑老夫。我做过什么?他又做了什么?我做的是经天纬地之大事业,李谕一个黄口小儿只会钻研奇淫技巧,能有何用?”
《纽约时报》是当年普利策的一些员工出走后创办的,二者之间还搞过很久的竞争。普利策后来率先退出众人诟病的恶意竞争,转而回归真正的办报精神。此事也是他之后能在新闻界如此备受推崇的一大原因。
不过康有为的文章却有了反效果,他一提“帝师”,直接让很多华人感觉李谕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李谕看向ierra,ierra耸耸肩:“无所谓,反正咱们不缺时间。”
李谕当然明白他是站在美国利益上这么做,但能让留学生留美,肯定是件双赢的事。
因而也无可厚非。
而且他们又受到康有为宣传光绪帝是“明君”的影响,纷纷觉得李谕是个能够影响光绪的关键人物。
“这不是无本买卖嘛,我也太赚了。”李谕笑道。
詹姆斯校长说:“本来我已经想与芝加哥大学校长联名向你写信,但突然得知你要来芝加哥。我听你们中国文化界圣人孔子说过一句,有朋远方来,乐乎。我们真是快乐得很!”
詹姆斯校长说:“但我想也到了中西结合之时,因为我并不想看到下一个印度。”
康有为压根想不到会这样,紧接着李谕的回击也让他着实难以对付。
辜鸿铭此后出口转内销,借由国外的名气迅速带动自己在国内成了大名人。
李谕说:“没错,不知先生是?”
詹姆斯说:“那我更当慎重写下这封信,不能再让中国每年数千留学生流向日本。”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哪有道德一说。
詹姆斯说:“还是用一句你们中国话,礼尚往来。而且我一向认为,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远比欧洲、日本的院校更能满足中国学生认识先进文明的愿望。”
“先生果然真才实学,难怪能够拿到极难获得的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资格。”詹姆斯叹道。
康有为看得老脸通红,他连照相术都搞不明白,根本不敢在这种话题上与李谕深究,只得又写了个模棱两可的文章,但水平确实太低,连《纽约时报》也不愿意刊登了。
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人都能看明白清朝的形势,反而还有很多人执迷不悟。简单的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无法解释。
此后还有所谓的“公立常春藤”,也很厉害,其中就有伊利诺伊大学。
好吧,他也的确是充满自信。
ierra早就在等待,两人一同坐上火车。
李谕没想到詹姆斯校长竟然主动提出,说道:“校长真是英明之人,我代表中国所有的学子向你致以崇高敬意。”
詹姆斯笑道:“到时候你来我们伊利诺伊大学做个演讲就可以。”
不过这种自信一直贯穿老美的文化之中,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最新章节第180章 给总统的信,网址:https://www.bqgbi.net/254_254966/180.html
陆凡唐浣溪
快穿逆袭:神秘boss,别乱撩
铁血狂少
农家肥妻有点田
逍遥神游记
大宋药商
咸鱼宗师冒领县令
角色扮演在诸天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奋斗在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