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章 老爷子,我都饿了(1/2)

“种植水稻和小麦是我们华夏族延续千年的传统了。”

朱棣问道:“苏先生,这有什么问题吗?”

苏修远嗯了一声,“虽然面食和米饭在我们的餐桌上已经上千年了,但是他们的亩产量其实还是太低了。”

太低了?朱棣有些不解,“这从老祖宗开始就种植这些东西,这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变化啊。”

但苏修远却是坚定的说道:“还是有的。”

“我们华夏的祖先从刀耕火种,到使用种法,作物从简单的五谷杂粮,到棉花茶叶。”

“就拿水稻为例,从原先的一年一熟到宋朝引进了占城稻,达到了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朱棣虽然知道点农业知识,但是仅限于知道一点点,也并不多。

“一个王朝能够达到的最兴盛的程度除了其商业有附加关系,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与它的人口最大承载力有关。”

这个词显然对朱棣来说又是一个新鲜的名词。

既然朱棣没有听懂,苏修远又解释道:“一块土地上种植固定的农作物,最大产出的粮食是有限的,所以它能养活的人口也就是它承载的人口也是有限度的。”

“之所以我会说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太低,是因为早在明朝末期,我国就已经引进了番薯和土豆。”

“就比如鞑子建立的大清王朝,其中期更是突破了4亿人口。”

朱棣自然明白什么是四亿,也就是四万万。

什么开皇之治开元盛世,都万万不及这四亿。

大明建立之初,全国也就数千万人口,但朱棣还来不及惊叹这些,就想起了苏修远前面的一句话。

番薯?

土豆?

现在的朱棣已经和他的三儿子朱高燧上数学课是一样的:就仿佛是听天书一样,啥都听不懂。

“苏先生,咱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东西,难不成是天上的?”朱棣小心翼翼的问道。

苏修远哈哈大笑,“虽然我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但是这只是一句自夸罢了。”

“就比如说这小小的番薯和土豆原产地并不在我们华夏。”

“番薯原产于中南美洲,其被引入华夏,源于万历二十一年。当时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吕宋种植了一种叫“甘薯”的农作物,其块根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然后陈振龙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把甘薯引进华夏。”

生熟可食,产量高,耐贫瘠……

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种农作物一定是十分优质,更别说是永乐大帝朱棣了。

这几个词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朱棣的脑海中。

“我们老家其实也挺喜欢吃番薯的,那时候冬天特别冷,就在街边买一个烤的热气腾腾的番薯,那滋味简直像升仙一样。”

还没等到苏修远回忆完,朱棣又开始问道:“苏先生,那土豆是个什么东西?”

苏修远砸吧砸吧嘴,“土豆这个东西应该更普遍吧。至少咱们国家,这玩意儿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无论是薯条薯片还是土豆泥土豆丝,都是餐桌上著名的美味了。”

“土豆也是原产于南美洲,后来被西方殖民者传入了欧洲,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泰西之地。”

“后来又经过这些西方殖民者到了东南亚,然后咱们国家的先民把它又带了回来。”

这老爷子的好奇心是真的旺盛啊。

其实这时候苏修远已经饿了,但是架不住朱棣滔滔不绝的询问。

你还别说,就这么被请教,虽然回答的就是一些类似于常识的问题也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帝师:我在皇城支教那些年》 最新章节第11章 老爷子,我都饿了,网址:https://www.bqgbi.net/253_253002/11.html

席先生,你太太想离婚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红警大中华1985 暗黑大武侠 谋断九州 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 不臣 暗黑大武侠 女神的贴身特工 神仙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