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重托(1/2)
“这些,你都给准了?”翻动手里的折本时,朱标表现的有些惊喜。
这些折子,在朱标看来,批复的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实质性点问题,也确实得到了解决。
朱允熥摇头,“这是山阳侯和诸位大臣们一起批复的,儿臣只是在一旁学着。儿臣现在还年幼,很多事情,还得跟诸位大臣们学着。”
朱标对这样的回答,十分的满意,“确实,你还年幼。这些事儿,多和诸位大臣们学学,总是没错的。”
“取龙玺来,朕今日把这些,都给准了。”朱标笑着提起笔,再进行一些完善。
看到一处时,朱标停下来,“陈则武。”
“臣在。”陈则武上前一步。
朱标微微皱眉,“太后的寿辰,户部没钱,从简便是了。再说了,太后一向节俭,若是让她知道,一次寿辰,铺张浪费,定是不肯的。”
“再有,哪有皇家和大臣们要钱的。这岂不是成了崇祯……”
看到这里时,朱标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崇祯皇帝。那个跟大臣借钱,却还没借到,也让朱标感觉到崇祯的无奈。
陈则武笑道,“皇上,这不是皇家在要钱。这纯粹是勋贵大臣们,感念太后娘娘之恩德。如今,太后过寿。深受大恩的勋贵大臣们,岂能无动于衷。”
朱标也笑了,“你啊,总是能给朕搞点新花样。”
接着看时,朱标边看边说话,“你啊,别总是自作聪明。你在朝廷里,越是一呼百应,就越容易引人猜忌。日后出了事,你说朕护着你呢,还是不护着你呢。”
在刚刚那本折子的下面,紧跟着蓝玉的折子,称要出白银五万两。
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待李景隆回去之后,把这件事告诉其他的武将勋贵们。那陈则武的这个建议,就是真正做到一呼百应了。
一个人,可以在大臣们中,一呼百应。
受到猜忌,也只是迟早的事。
“臣,记住了。”陈则武知道,也听得出,朱标这是在提醒他。
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朱标不一定真的能保住陈则武。
“你别乱折腾,也安稳些。待朕百年之后,让朕也能点你做个托孤大臣。让你辅佐太子,朕也能放心。”朱标放下手中的东西,语重心长。
陈则武抬起头,“皇上定能万岁千古。”
朱标笑着摇摇头,“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真的能是万岁千古的。你来告诉朕,朕也和他去讨一个万岁的方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最新章节第939章 重托,网址:https://www.bqgbi.net/252_25261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