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3章 传承(2)(1/2)

洪武十八年,秋。

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整个大明朝,进入了一片忙碌的时节,百姓们都在忙着秋收。

而大明朝的都城,应天,奉天殿。

在册封大典正式开始前,文武百官早早的齐聚位于奉天殿前广场。文官侍立于文楼之北,面西而立。武官侍立位于武楼之北,面东而立。外藩使臣,僧,道,耆老(德高望重的老人)侍立文官之南,面西侍立。在奉天殿丹陛之西,设殿前司班,指挥司官员三人,面东而立。丹壁之东设宣徽院三人,面西站立。

内使监官将朱元璋的御座及香案陈设于太庙前,尚宝司设宝案于朱元璋的御座前,侍仪司设册案和宝案位于奉天殿殿中,册案在东,宝案在西,另设诏案位于宝案之前。

一声鼔响,殿前军指挥使李文忠执鞭驱马,来到朱标面前。

此时的朱标,身穿绣着金线的龙袍。这一身衣服,朱标并不陌生。因为从洪武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允许他穿着龙袍,这是皇帝的象征。而和平日里不一样的是,朱标的头上还戴着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十二旒。

而朱标的旁边,是戴着九龙四凤冠的太子妃。张笑蝶也穿着大婚时的那一身礼服。她的手心,渗出汗水,呼吸无法平复下来。

张笑蝶的右后方,是太孙朱允熥。他也是一身莽服,目光如炬。

“殿下,臣搀您。”

今天的日子,大臣们是不能靠近朱标六步之内的。而陈则武也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只是他赶鸭子上架临时做了太常寺少卿。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让陈则武跟在朱允熥身边。

随着清晨太阳的升起,大典正式开始。奉天殿燔炉檀香燃烧,烟雾缭绕,整个奉先殿广场宛如九天台阁,随着肃穆而缓慢第二通大鼓敲响,金吾卫甲士开始列阵于午门外东西两侧,旗仗队列于奉天门外东西两侧。

位于文楼、武楼之南,典牧官将仪马队引导到车辂之南。虎豹,宝象安置于奉天门外,管理韶乐的和声郎开始进入奉天门。拱卫司还要备齐鼔乐,仪卫,仪仗于奉天门外,准备等候一会迎送龙玺前往奉天殿内,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和各司执事官员各就各位,做好准备。

"咚咚咚"!

第三通大鼓威武的敲响,文武百官按规定开始整齐的排列于奉天殿外,尚宝卿携侍从,侍卫官身着器服起身奉迎龙玺。

此时急切而震慑环宇的第三通大鼓敲响,侍仪官员上报御用监,奏请身着天子衮冕的的朱元璋驾临奉天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最新章节第303章 传承(2),网址:https://www.bqgbi.net/252_25261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