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太子监国(3)(1/2)
“都在这儿了?”
太子朱标在永安宫外室,临时搭了一个办公地点。一方面,可以处理国事。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的照顾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元璋的情况,还不是十分乐观。几个太医呆在这里,已经好几天没回去了。他们只知道,朱元璋脉象逐渐平稳,可就是不醒,他们也毫无办法。
“都在这了,部分奏折臣已经分发六部、各省。六部的尚书大人们,也看了没有异议。”陈则武也是第一次干这事儿,难免有些紧张。毕竟,第一次,整个国家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动动笔,就能决定一个人乃至一整个地方的命运。quai.c0m
“这是什么?这个红圈是什么。”朱标看向了礼部尚书崔康,送来的那个关于三年大比的奏折。
陈则武在奏折上,用朱笔把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的名字给圈上。三年大比是国家大事,这只能由朱元璋或者太子朱标来批。陈则武的批阅,礼部尚书崔康理都不会理,毕竟不够资格。
“这两个人,对大明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他们俩影响力实在是有点大。”陈则武老实回答,说实话,他不希望齐泰和黄子澄过分的干涉朝政,也许做学问更适合他们。
“那,这两人如何?”朱标继续往下看,又看到了两个被圈起来的名字。不同于齐泰和练子澄,这两个名字是用黑色的毛笔圈起来的。
“史书有言,国之重臣。”陈则武确实又用黑笔,圈起来了另外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蹇瑢,另一个是练子宁。
朱元璋好像特别喜欢给大臣赐名。所以,蹇瑢,后来朱元璋赐名义。也叫蹇义,他是宣德年间,除三杨之外的又一重臣,深得明宣宗朱瞻基的赞赏。
练子宁不用说了,骂朱棣出名的,也算做到了流芳百世。他也是建文年间,为数不多的,察觉到战神李景隆不对的人。他向建文帝上书,说出李景隆和朱棣似有暧昧。可惜建文帝不听,不然,历史又可能被改写。后来,练子宁大骂朱棣,被杀。
“怪不得父皇越来越倚重你,也对。有了你,就能知道谁忠,谁奸。倒也是省了一番功夫。行了,放这儿吧,孤自会斟酌。陈卿辛苦,回去歇歇吧。”
朱标放下手中的奏折本,笑了笑。又说,“孤想给熥儿再请一个教书师傅,让他多学,也免得一位教书师傅,以功而心生杂念。你觉得谁可胜任。”
陈则武一愣,选教书师傅这个事情也要问自己吗。“殿下觉得,宋濂宋先生如何?”
“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最新章节第195章 太子监国(3),网址:https://www.bqgbi.net/252_25261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