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群斗(1/2)
队伍中,一个瘦得皮包骨、看起来约莫五十岁的老妇人正在东张西望。>
突然,她目光一定,拉着一张脸冲着队伍中间一通吼:“青青、年年,你们两个死丫头缩头缩脑的躲在后面干啥,赶紧给老娘滚到前面去!”>
难为她瘦成这副模样,声音却是中气十足。最神奇的是她教唆两个孙女插队,队伍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表达不满。>
再往前一看,打头排着的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孩子。>
宋青青和宋年年这对堂姐妹正在咬耳朵说悄悄话,冷不丁地听到奶奶张小妹的叫骂,吓得浑身一哆嗦,赶紧抱着破了口应道:“奶奶,我们马上来!”>
张小妹翻了个白眼,骂起了排在身后的两个儿媳妇:“当娘的脑子木,生的丫头片子也呆头呆脑,没点眼力见儿!”>
张春兰和黄秋云这对妯娌,早就被婆婆骂习惯了,心里没有一丝波澜,面上赔笑道:“是我们没有教好,让娘费心了。”>
张小妹觉得没意思,眼角瞥见两个“呆头呆脑”的孙女过来了,一手拽一个对她们耳提面命:“待会儿领粥嘴巴放甜点,给人家说两句好听的,都给老娘记住了!”>
宋青青宋年年急忙点头:“奶奶,我们晓得啦!”>
嘴巴甜一点,人家盛的粥就会多一点,稠一点。这个小秘密,昨天大人们就教过他们这帮小孩了。>
张小妹勉强满意了,拍着姐妹俩的小脑瓜催促她们去前面排着。>
这一列排着的人,要么是从宋家岙逃荒出来的,要么是跟宋家人一起逃难的,彼此之间都很熟悉,这才是粥棚井然有序的原因。>
正是如此,有人想插队捣乱,也要掂量一二,看自己的身板够不够结实。>
推车停在了粥棚里,施粥的人开始有条不紊的忙活起来,排在前面的孩子磕磕巴巴的说着大人们教的话,顺利的得到了相对浓稠的粥食。>
排在张小妹前面的老太太一边随着队伍往前挪,一边扭头问道:“这都七八天了,你家老头子他们还没追上来,该不是走岔了吧?”>
张小妹摆了摆手:“路上留记号了,俩父子又不是蠢货,不会走岔的。”>
最让人担心的是溪溪那丫头,自幼身子骨弱,分开的时候还没醒,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老太太也想到了这一点,觉得小丫头可能已经不在了。>
想着张小妹惯会对孙女大呼小叫,对她们怕是没几分疼爱,便没有提这茬:“没走岔的话,估摸要追上来了。正好咱们要在这里停留两天,说不定明天就等到了。”>
张小妹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暗骂老头子是乌龟托生,都这么多天了还没个人影儿。>
这时,前面突然传来一阵骚乱,伴随着孩子们惊恐的哭喊。>
没等张小妹看个究竟,她身后的张春兰和黄秋云就紧张地冲了上去:>
“青青!”>
“年年!”>
原来是挤在隔壁粥棚的一帮灾民,发现这边的孩子领到的粥更加浓稠,便一窝蜂的闯了过来,甚至不要脸的抢走了孩子们的粥碗!>
宋家岙的村民们气炸了,顾不得排队领粥,一个个撸起袖子冲上去与那帮灾民对峙:>
“连孩子的粥都要抢,你们想打架是不是?”>
“他娘的,跟他们废话做什么,直接上,弄死这帮龟孙子!”>
看着气势汹汹的村民们,这群灾民叫嚣道:“打就打,谁怕谁啊!”>
说罢,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三两口把粥喝光了,并把碗重重地砸在地上,瞬间砸的粉碎。>
这一举动,彻底激发了村民们的怒气:“找死!”>
在老村长急切的阻拦声中,十几个年轻气盛的汉子举起拳头,朝着对面十几个嚣张的灾民扑过去,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见自家丈夫跟人打起来了,几个胆大的妇人也没有干看着,捡起石头棍棒等物就往那些灾民的身上招呼:“让你们抢,让你们抢,打死你们这群鳖孙子!”>
像张小妹这种泼辣的老太太更是凶猛无比,找准机会就挠他们一下。>
不一会儿,那十几个灾民被挠了满脸血。>
还有胆大的孩子生怕父母受伤,一个个站在不远处紧张地看着,时不时凑上去踹一脚。在被对方发现后,又赶紧跑开。>
宋青青和几个哥哥积极地参与其中,独独宋年年胆子太小,只敢站在一旁给哥哥姐姐们鼓劲儿。>
其他灾民都远远地避开了,唯恐被殃及。也有人趁机跑到其它粥棚哄抢粥食,惹得施粥的人怒骂不止,最后索性一摔勺子不干了。>
整个城门口乱糟糟的,哭叫怒骂之声不绝于耳。>
“住手,别打了,你们快别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逃荒后我靠种田腰缠万贯》 最新章节第17章 群斗,网址:https://www.bqgbi.net/249_249993/17.html
风水帝师
大佬又在套路小朋友了
丹道独尊(万古第一废材)
我是恺撒
迷糊小青梅:竹马殿下,抱!
恶党的驯服主角之路
诛仙日常
名门暖婚:老公,狠狠爱
农女火辣辣:夫君,别太急
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