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老朱的纠结(1/3)

更新时间:2012-11-07

应天城皇城左边的一座大宅,门口看起来很是简朴,一对石狮安静的伏在两旁,两个家丁精神抖擞的站立两旁。这就是开国第一元勋徐达的宅邸,当然徐达早死,其长子徐辉祖已继承魏国公的爵位。

此时的徐辉祖正烦恼的坐在书房,他不过二十五岁,正是美好的年代。加上长得俊朗不凡,应该很是高兴;但此时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大胖子,正是许久不见的燕王世子朱高炽。想必魏国公的烦恼就是因为这个外甥吧。

朱高炽正眯着一双小眼,精光烁烁的看着坐在那里的徐辉祖。要是自己能让这个大舅支持燕王,那么自己的功劳就太大了。

徐辉祖很烦,太子刚死,这胖子接着到京吊丧之机,天天赖在这里,说是叙旧,自己心里当然清楚,自己的那个妹夫燕王是想把自己拉到他的阵营。

又想起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话,永远要忠诚于皇上,这也是为臣保命保家的最好法则。但对着这外甥的耍赖,自己也不能斥责,又不能指破。

这时四弟徐增寿进来,笑眯眯的。徐辉祖暗怒,也不知道检点,这太子大丧之机,还整天笑眯眯的。哼了一声后,径直走出去了。

徐增寿不以为意,看着小胖子,不知为什么越看越喜欢,笑着道:“高炽啊,不要怪你大舅,他就是这样谨慎的人。”

朱胖子连忙起身道:“小舅说笑了,高炽怎敢怪罪大舅呢。”

徐增寿笑着道:“那就好,你也知道现在形势关键,我打听了好几个人,也是一点讯息都没打听到。”

朱高炽连忙道:“小舅有心了。”

徐增寿笑着道:“你母亲乃是我亲大姐,再说燕王乃所有皇子中最为杰出的,我支持他,于情于理,理所当然。”

朱高炽大喜,没捞到大舅,有个小舅明确表态也非常的不错啊,两人再叙叙旧,朱高炽连忙告辞了。

这天朱允炆在东宫设晏为辽王朱植践行,他即将前去封地。朱允炆端起一杯茶,道:“如今大丧期间,只能以茶代酒,祝十五皇叔,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朱植与他同岁,十五岁吗,在宫中关久了,早就向往宫外的生活,听他如此说,喜笑颜开道:“那皇叔就借皇侄吉言。”

朱植长得很是俊朗,说老实话,老朱抢回来的都是绝色佳丽,虽然老朱差了点,但不影响后代啊。这繁衍出来的都是帅哥,又都拼命的娶妻播种,这是要把大明涨暴啊。相谈了一会儿,朱植走后,刘璟走出来,站在朱允炆身后。朱允炆问道:“都安排进去了。”

刘璟回答道:“殿下都安排好了,除了名面上的几个,辽王答应照顾,暗中东宫的心腹更多,皆以平安将军为首。”

在朱允炆的保荐下,平安出任铁岭指挥使,负责对高丽的战事。他本来就是东北人,又多次在北方作战,后才在朱允炆的强烈建议下,调到东宫,跟随朱标已有六七年,算是东宫的绝对心腹了。

由于辽王的关系,朱允炆将几名东宫好手插入辽王护卫,以防万一。名面保护辽王,他当然明白这面的意思。可是他刚出宫就藩,身边没得什么人才,本来就被皇长孙多方照顾,恩情很深,当然也知道这些人不是冲他而去。

朝廷文武百官皆在猜测谁是下一任储君的时候,老朱却下旨了,不过让众人失望的是旨意与储君之位无关,而是让最近受封的诸王全部赴封地就藩。其中就有大宁的宁王,辽东的辽王,等等。

但是有心人还是从中看出,这个时候把这些皇子出藩,不是明白告诉这些人,他们没得希望了吗,要知道这一段时间,里面也有好几个年轻的皇子上窜下跳,其中就有宁王朱权,在年轻的一辈中,他是最英武的。要不然,也不会封到大宁这个如此关键的战略要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皇孙》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老朱的纠结,网址:https://www.bqgbi.net/242_242883/51.html

都市医品仙尊 快穿之黑化萌神惹不起 鬼通 高嫁的当家主母 最强兵王在都市 虎生 平安传 第一战神 抗战之血色战旗 农门弃妇:天才宝宝惹上腹黑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