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1/2)

人之一生,不过几十载,修身养性,也不过八十,生前钱财带不走,但其名却可以传世,我师传佛几人,诸师兄弟居士各得其理,各有阐述,贫僧所得不多,却也知道要让中土也入轮回,就得名传天下,乃得其正,我等可死,但若佛名流传,这便是其位!

城中一酒馆中,人头攒动,皆听一老僧**。

那僧人正是竺法伟。

他端坐于上,见众人听闻,不由点头。

这已经是他在代县**的第二天了,来往的多为代郡世家之人,这些人衣食无忧,又经历了战火威胁,一听说有佛家讲述,立刻就聚集过来,争相了解。

今日的宣讲结束之后,老僧又道:贫僧昨日就说了,要在此地讲学,而今既有居士提议,又有顾家公子支持,那便在那城外起一座寺院,传扬我佛之理,以开启众生智慧。

众人一听,纷纷叫好,又有几家的士人公子出言说要相助,可以提供土地与人口,他们也是知道的,但凡起佛院,少不了钱财相助,而且占地皆广,又有仆从佃农相随,无意于一个小的田庄。

酒馆角落,却有几人坐着,其中一人满面虬须,身子也不低矮,看起来该是个勇猛之士,偏偏他的皮肤显得白皙,又不同于一般的北地大汉。

在这汉子的身边,坐着一名中年文人,也是满脸虬须,模样有诸多诡异违和之处。

只不过,众人都讲注意力集中在那**的老僧身上,以至于无人注意到这个角落的人来。

与此同时,两人的身边,还有几人不动声色的坐着,隐隐将二人围在中间,把其他人排斥出去,让他们和其他人隔绝开来,于是他们低声说的话,旁人也听不清楚。

此时,那第一人就在低语道:但凡寺院,多数都是依山傍水,更有僧众护持,那中原腹地之处,还有些许寺庙聚成村落,有武僧护卫,有农人生产,以供僧人学法念经,寺中无事,便如安宁之乡,寺外有波折,则立刻就能组建一支兵马,外出征讨。

那中年人便点头说道:既然府君这般清楚这些人的伎俩,何以还放任佛寺起来?我听说,连道门之人都有心在这里开设道观,这些人是只注重己利的,留着早晚都是祸患,若是有变,他们不仅难以为助力,恐怕还会有阻碍。

原来,这两人一个是陈止,另外一个居然是鲍敬言。

二人都是乔装打扮,微服于此听僧讲佛,只不过说的旁人心神震动的佛法,在他们二人听来,却难以触动内心,更为关注的,反而是寺庙建立的问题。

陈止听了鲍敬言之言,笑道:这群人有其谋划,但也有其之力,这力我若不用,就是退给别人,北地多势,除了我这代郡,东边有王浚,西边有匈奴,北边是鲜卑诸部,南边也多了个石勒,还有那江都王,僧众道徒或许不可信,但其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与其推出去,让旁人加以利用,不如留下来,让我就近监督。

就近监督?鲍敬言读出了一点味道。

陈止点头道:不错,以我当下的势力,根本无法根除佛道对人心的影响,与其将之驱逐,眼不见为净,倒不如拉到面前,就近了解,反过去加以影响,让这佛道两边的变化,变得可控,至少不是瞎子,否则的话,说不定我这边闷头种地,改天就忽然被人砸开了代郡大门,以无边民力,强行扭转此地之信了。

哪里会有这么夸张的事。鲍敬言只是觉得危言耸听,但话中的意思却懂了,府君的担心也是正常,也很有道理,不过这些僧道两家的言论,鲍某却是不会赞同,当然,他们的论著,我是看的。

听着面前这人的话,陈止无声笑了起来,心里也生出了敬佩之意。

与道人交谈之后,两天以来,陈止微服而行,以眼观气,见了很多景象,发现了不少人才,也都派人过去接触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冠绝新汉朝》 最新章节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网址:https://www.bqgbi.net/22_22774/749.html

斗罗之皇龙惊世 和离后,天妃成了海王 红楼:我的绝色红颜风情万种 君使承欢 单兵为王 作妖小青梅总想遇见我 二货特工 有生之年 长嫂难为 神澜奇域无双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