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来北往 下(2/3)

浙的绸缎,也掺杂着一些从占城、三佛齐、暹罗、马尼拉等地来的特产,生意相当不错,来来往往的有不少客人来店里面谈生意。外国来的特产就全部销往内地或是销往北方,而国内产品交易对象则是那些外国商队。要想使得港口更加的繁荣,就得对海贸、海洋运输要大力扶持。就像耿精忠的近海编队,就给福建商人们做了一个榜样,南货北上,让多少老百姓赚到了银币!

近海编队的几百艘小海船已经离开福州快一个月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就回来了。他们走的时候,可是很匆忙的,因为其中一半的船上装的都是水果,有一些含水量较高的水果比如少量的荔枝芒果等,必须抓紧时间送到北方。蜜柚、释迦果、猕猴桃、山竹、荔枝、芒果等等南方特有的水果一抵达北方,便迅速被抢购一空。

自古江浙就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苏州、杭州、金陵、扬州、嘉兴等地豪商富贾闻名天下。虽然十几年前这些地方曾经受过战乱,但受到破坏的也只是个别城市,恢复起来也很快。自前明倭寇作乱开始,已经百多年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海船编队进入长江口了,当然,朝廷的水师除外。四百多艘船,总计装了三千吨的货物,其中的各式果脯就占去了一半多。听起来好似很多,但是面对北方几个省的市场,再来这么多也不够看!

除了江浙地区,沿着长江进入内陆。自长江口到鄱阳湖一路上也都不是什么穷地方,比之福建很多地方要强多了!这一次大张旗鼓的北上,也有向清廷展示一些实力的意思,既然一支商队可以有这样的规模,那么马尾海军也绝对不会差了。虽然朝廷一直对海军不太在乎,认为弓马骑射才是根本,但是也不会再小瞧他靖南王府,他靖南王府以后不再是三藩中垫底的角色了。康熙首要的任务还是掌控朝廷的大权,拿下鳌拜。即使将来要削藩,吴三桂是他的主要对手,则必然要大加抚慰他靖南王府。耿精忠打的就是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另外,近海编队四百多艘海船北上,一次便可以运输巨量的货物。若是这些海船运的全是粮食,则一次就可以运到京城十几万石!足够全北京城人吃上一个多月的!这将大大缓解朝廷河运的压力,希望清廷能够看到海运的好处,不再严格禁海!至于若是朝廷兴起海运,北京城以及北方不再缺粮,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战争,这都不再耿精忠的考虑范围。北方缺粮时日已久,要发展海运也不是一年两年便可以做完。就是做出这个决定都需要朝堂上争吵各一年半年的,真要开始建造海船的时候,光是各地修建船寮也得需要不少日子。更何况多年禁海,会造海船的百不存一,仅有的一些还被福建各船寮搜罗了过来,江浙以及再往北几乎已经找不到会造海船的师傅了!

这一趟前往北方的近海编队,驾船的基本上都是马尾海军的士兵,不过全是寻常打扮且行动随意不拘军队规矩。船队中除了专业做生意的人才,李光地也从海军士兵里,选择了一批精明的手下,散布到船队之中,一是驾船护航,二是作为海军的夜不收收集各地航运情报。这一动作也是无奈之举,若是公主坊能够开遍全国,也就不必再费精力了。

说起来,这一趟近海编队的生意做起来其实很容易,船上的货物基本上都是紧俏物品。各式水果就不说了,中国人最好吃,新鲜美味的水果绝对不愁销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船上还有香水与玻璃制品这两样拳头产品!福州玻璃窑场生产的玻璃制品在随着工匠们技艺的纯熟与不断的改进工艺之后,玻璃的透明度更胜从前,而且工匠们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制作出一些式样更新颖的玻璃器皿。这些玻璃制品不仅质量上超越了那些西方人从遥远欧洲运送来的玻璃制品,而且其价格也比那些欧洲所产的玻璃制品低廉一些,式样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而且式样越来越繁多,自然成了贵族阶层所追捧的商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来北往 下,网址:https://www.bqgbi.net/1_1823/121_2.html

我是大文豪 重回黄金时代 全宇宙最后一只猫【完结】 万界圆梦师 上品寒士 诸天黑手 【甜味】你比时光甜 网王之心体技 高健叶冰 救命,我穿书被男主缠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