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7/www.bqgbi.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7/www.bqgbi.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华夏海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风火箭炮(1/2)-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风火箭炮(1/2)

“人才啊!”彭毅还是很够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则,他还在给徐杰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聂志远整理的资料,而现在这些资料正摆在徐杰的桌面上,而当徐杰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后世中被称为冰雹的的火箭炮的东西后,徐杰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这个面目全非的历史。

图上画的很简单,一辆1.5吨的卡车,在车体上架设着4排6个的发‘射’管。发‘射’管的长度在2米左右。而旁边标准的炮弹则是长约0.8米左右的的炮兵技术装备。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一款火箭弹并没有实用尾部的弹翼,这让徐杰感到有些奇怪。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弹弹翼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因为苏联当时面对强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产能和时间去搞某些过于复杂的装备,所以bm13并没有使用发‘射’筒,更别说在里面刻上膛线了,而是直接用发‘射’导轨。这样一来火箭弹的旋转就完全靠火箭弹喷嘴自身了。转速下来了,‘精’度自然会降低一些。而历史上俄国人处于成本的考虑。他们认为直接加装弹翼来减少发‘射’器的复杂‘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导轨和弹翼而没有选择发‘射’筒和膛线。从成本上来说很不错。

在2战历史历史上真正选择复杂的涡轮喷嘴(和飞机上的涡轮不是一个概念啊。)和发‘射’管以及内部膛线的国家是德国,和名声大噪的bm13不同。德国2战火箭炮给人的感觉是默默的火箭炮。从‘精’度上来讲,采用了涡轮火箭弹和发‘射’管的德国火箭炮要比苏联的bm13要准一些,从‘射’程上来讲也算可以。(备注:德国2战火箭炮中也有使用导轨发‘射’的。)

比如说德国的15的42型火箭炮则可以把112.6kg的火箭弹打出7850米,从‘射’程上来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却要超过后者。不过悲催的是这种武器在德国人手中最开始更多的是当成烟雾弹或者特种弹‘药’发‘射’器而不是当成一种压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后,德国依然没有像苏联人那样集中使用这种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国人认为火箭炮的‘精’度过低。而且装填缓慢。但是德国人依然有车载火箭炮,部分火箭炮还赢得了陆地斯图卡的称谓。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武器的数量以及发挥的作用都了。(喀秋莎有一种bm13dd的炮弹,可以打11km。)所以徐杰对这种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时考虑到装填的难度,徐杰认为单发炮弹的重量不要超过45kg为宜。也就是说和一发炮弹重量相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状态。你要是像德国人那样搞出炮弹重达100+kg的8寸级别火箭炮,那么光装弹就很成问题。而装弹缓慢的话自然会导致火箭炮的效率问题,毕竟火箭炮只是瞬时火力非常强大,但是要说到持续‘性’压制的话,还是洗洗睡吧。这个位面可没有先进的火箭炮自动装填设备,大量的火炮炮弹几乎都要手动状态。

而这一方面聂志远做的很不错,他选择的口径和弹重正好和人力装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发‘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吨卡车完全可以承担。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弹的长度还不够。而且虽然有膛线来弥补火箭炮‘精’度问题,但是去掉尾翼还是不妥的。而当年苏联在2战结束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弹尾安装4个弧形的弹翼。在发‘射’前仅仅的和炮弹贴合在一起,当发‘射’后。迅速打开提高稳定‘性’。同时把炮弹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稳‘性’。从理论上说这样做并不难,但是考虑到能否让弹翼和炮弹以及发‘射’筒完美的贴合在一起是一项技术活,所以徐杰并不确定这项改动什么时候能搞出来,而另外一项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弹做的更长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海权》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风火箭炮,网址:https://www.bqgbi.net/1_1715/1073.html

绝世特战在都市萧叶苏雨溪 穿越之终归田园 一等奸商,二等奸后 绝世特战在都市萧叶苏雨溪 玩家走狗满天下txt百度云 万千宠爱 盛总是个醋罐子精 律政女王[综] 至尊龙隐 霸天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