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1/2)
孙和斗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和诗韵再普通不过的一次饭后散步,会对另一个女人造成那么大的心灵震动。
这饭后散步,蓝本是他不屑一顾的,更不用说还要带着自己的宠妾一起了——孙家二公子虽说是实学干将,可实学再怎么贴近生活,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回到读书人里面,对于大老爷们吃饱了饭带着媳妇儿满街乱窜闲唠嗑这样的习俗打心底里看不上,认为这实在有辱斯文。
这种鄙弃和不屑可不仅仅是生活习惯上,读书人的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千年独尊儒术让狂妄与偏见深深浸进了圣人徒弟的骨髓之中,不管这徒弟信仰的是理学还是心学。
不管是工匠,还是商展的学徒,甚至就连能写会算的掌柜和帐房,在这些圣人徒弟眼中全被扒拉进了“下品”之中——能认字儿就算读书人?笑话!五经没读透、八股作不来能算读书人?
也就是徐门源于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而这个学派恰恰最接地气,讲究的是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悟道,所以相较其他圣人徒弟而言对普通百姓的鄙弃程度要轻得多;而徐门学子则更加重视实学,这就需要工匠的大力相助才干让学子们的研究得到验证,所以若论身份地位的心理差距,徐门学子可谓儒生中最小的。
正因如此,孙和斗以及他的那些师弟、师侄们——这半年多以来,徐光启又派了两批多达二十余名徐门学子来耽罗,大大充实了孙和斗的教研队伍——才干融进到工匠们的生活之中,并逐步吸收一些以往不怎么看得惯的生活习惯,比如,这饭后散步消食。
孙和斗现在身兼三职,首先是东印度公司的技巧总监,牛岛和耽罗两岛几乎所有的生产部分,其标准化和生产工艺的收拾、记载、改良全由他掌总。随着两岛摊子越展越大,孙和斗早忙得焦头烂额,还是在楚凡的提点之下,他才新设了标准化部、技巧规范部和研究发展部三个部分,将大陆来的师弟师侄们充实其中,更提拨了几十个识数认字儿特别快的年轻工匠起来,这才堪堪把工作推动起来;其中的研究发展部实在就是个研究院,专一研发各种新工艺和新产品,带头的却不是徐门学子,而是那位美满完成九州岛探矿任务的邋遢道人灵虚子——老道从九州回来后便一门心思扎进了新的实验室中,不管是化学还是物理,各种实验做得昏进夜地,倒让孙和斗省了不少心。
孙和斗的第二个身份则是耽罗学堂的山长。耽罗学堂的学生来自于遍布岛内的各个小学堂中的优良学子,通过资格测验后便更进一步地系统学习儒学、算学、化学、物理等实学各科乃至兵学、农学以及吏目学等等科目,目前第一届两百多学生已经进学了——刚开真个时候,孙和斗认为这耽罗学堂就跟北京城的太学一样,是为耽罗王廷造就准备官吏;等到他费尽周折总算把学堂筹备完毕,尤其是同楚凡几次深谈之后,他才创造自己的懂得可谓是谬以千里。
按照楚凡的思路,耽罗学堂仍然只是个过渡,在这里学习两到三年后,学生们将分流进进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专业学院持续深造,当然,在此之前复辽军系统的陆军学校、海军学校以及顾问学校先要提拔一次,将其中最优良的人才遴选进复辽军。
更让孙和斗瞠目结舌的是,楚凡方案的最高学府名叫中心大学堂,能有幸考进其中的学生,将得到各个科目最顶尖的大能手把手教授,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及至毕业之时,就铁定是本事域中佼佼者了。而楚凡对于中心大学堂的定位,“百家争叫、百花齐放”,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实学,包含理学在内的儒家各门派,只要愿意来教学,中心大学堂都将敞开大门。
这让孙和斗既感奋又怀疑:感奋的是,有了这么个大学堂,实学的旺盛指日可待;怀疑的则是本门的逝世对头程朱理学,都已经腐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辽东》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网址:https://www.bqgbi.net/18_18915/492.html
人皇在上
溺宠闪婚娇妻
我在东京加点修行
三国之黄巾天下
前妻乖乖投降
时空至尊
我的绝美女上司
阮府女儿纪事
极热末世:我搬空了两极冰山
洪荒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