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 下(1/2)
就在宋献策、许知远为耽罗朝廷昼夜操劳的时候,楚凡也没闲着,除了不断给两人答疑解惑之外,他还在修正审定以《大明律》为基础的《耽罗律》;除了《大明律》本身外,楚凡还得参考大明历朝作为《大明律》补充的各种律令,工作量相当大。
在这过程中,楚凡创造,假如仅仅从纸面上看,大明对于百姓是相当宽厚的,最为范例的便是“养济院”、“惠民药局”和“漏泽园”,这三样分辨相当于后代的敬老院、全民医保和公墓,让楚凡吃惊地是,这些全都是免费的!
不仅如此,养老也是免费的,洪武年间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给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加给一匹帛和十斤絮”;明太祖之后成化之前,历任天子还不断给这个制度加码,英宗时更把养老年纪降低到了七十岁!
民生方面如此,限制土地吞并同样如此,《大明律》中固然有士绅免除徭役的条款,可从没规定士绅和读书人可以不纳粮!士绅不纳粮是从嘉靖年间才开端写进补充律令的,而且还根据品级有相应的限额——当然,楚凡也知道在此之前这帮子读书人确定就开端逃税了,嘉靖朝不过是补了个正当的手续而已。
这也难怪,所谓“好经都被和尚念歪了”,只要是人*治社会,这样的变更就避免不了。
如何把人*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彻底杜尽这样的现象那是后话,楚凡当前的任务就是先把纸面的工夫做好,修订出一本可以立即履行的《耽罗律》。
好的律令当然要保存,楚凡动刀的处所便是士绅特权这一块。
既然士绅免税的滥*觞是《大明律》中免除徭役的条款,那楚凡干脆就把除了兵役之外的所有徭役都免了!
他这么做也是经过沉思熟虑的。
古代的徭役制度实在是个滥用权利的大黑洞!平心而论,不用花钱便能让人白干活这种事对于人性的考验太大了,很少有人能在这样的诱惑下把持得住,尤其是那些一手遮天的“父母官”——既然征发民伕服徭役的借口多得是,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帮自己干点私活呢?即便没私活可干,也可以用他们的劳动换点利益呀,这就是古代徭役越来越沉重的根本原因!
实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略,那就是将所有需要征发徭役的事务,比如修筑城墙、兴修水利、押运物质等等全部改为有偿服务;百姓付出劳动,官府给予报酬,终极将无偿征发转变为外包业务。
光把免除徭役这个口子扎紧还不够,楚凡在《耽罗律》中特地加了一条便是“所有田土,无论大小,均需依律纳税,士绅不得例外”,从纸面上杜尽了特*权阶级吞并土地转移赋税的可能。
当然,楚凡知道这么搞“一刀切”也是有问题的——假如大家都一样,没有任何实际的利益,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帮你打山河?
为此,楚凡抛出了另一个钓饵,那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份——耽罗国乃至即将成立的朝鲜傀儡政府中,各种勋贵和官吏将根据各自等级获得必定数目的股份;获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赏赐,一种是购置权。
这样做利益多多:首先是特*权得以彰显。所谓特*权,无非就是普罗大众没有的你有,而且拥有的这个权利能带来宏大利益。大明的读书人为什么能高人一等?还不就由于一进此门就能获得免除徭役赋税的特*权;而这特权又能转化为宏大的经济利益——本来应当交给朝廷的税银部分或是全部转交到读书人的手里;试想一下,假如读书人没这点利益,还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吗?
特*权的稀有奇特和经济上的利益东印度公司的股份一样不少——自打牛岛基地粗定之后,东印度公司几乎结束了募股,而且以后楚凡将对股份把持得更严;而每一股第一年的分红足以让任何人都嫉妒得发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辽东》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 下,网址:https://www.bqgbi.net/18_18915/444.html
重生之再造传奇秦尘林心柔
农家子的为官路
迷糊老婆,跟我回家
在完美世界中打卡
叶辰姬凝霜神武仙踪
都市之逍遥行
亮剑:平安大战,我带个团帮场子
女配修仙回来了
重生在1960
爱丽丝公主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