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尚可义(1/2)
毛可义这晚睡得不踏实,总感到会出什么事儿。
他是东江镇副总兵黄龙手下的左营都司,说白了就是旅顺口这片儿的老大。
毛可义实在不姓毛,姓尚。
他们尚家本在山西洪洞,尚可义的祖父尚继官于万历年间举家迁居辽南海州卫,尚家便在此扎下了根。
尚可义是遗腹子,生下来时便没了父亲,打小随着他大伯尚学礼过活,和大房那些兄弟尚可进、尚可喜他们情义极深,比亲兄弟还亲。
天启二年,辽阳陷落后,鞑子席卷辽南四卫,尚家不堪为奴,奋起反抗。(螃蟹注:辽南四卫,即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海州卫,分辨是今天的大连金州、瓦房店市、盖州市和海城市)
可即便尚家家大业大、丁口众多,在鞑子眼前到底还是势单力薄;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家中伤亡惨重,终极不得不在尚学礼的带领下退往广宁,投奔了当时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得授千总一职,尚家儿郎也纷纷参军,誓与鞑子血战到底。
毛文龙偷袭镇江堡,取得镇江大捷,尚学礼为首的尚家功不可没——老奴酋努尔哈赤的小舅子佟养性便是逝世在尚学礼手中!
但天不佑忠臣,天启四年,尚学礼在巡逻时不慎遭遇鞑子,战逝世在旋城。
家主的阵亡让尚家与鞑子之间的仇恨更深了,以尚可进为首,尚家子弟纷纷拜尚学礼的密切战友毛文龙为义父,且改了毛姓,以示同鞑子不逝世不休的决心——这在东江镇引发了一股改姓的风潮,众多来投的辽东英雄纷纷效仿,拜毛文龙为义父改毛姓,譬如来自山东、矿徒出身的孔有德。
在家仇国恨的勉励下,尚可义,呃,应当是毛可义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从普通一卒到把总、再到千总,最后一路升到了左营都司,驻守旅顺口。
说是左营都司,实际他手下没有多少得用的兵卒——能打仗的全被黄龙调到了北面的金州卫往了——他实际上更像个难民总管。治理金州卫以南的数万难民。
前两天产生的抢米风潮说起来回他这位都司负责,可他却无能为力!
身为难民总管,他巴不得那个一斗米只卖4钱银子的东印度公司米行能把生意安安稳稳地做下往!
不过他也知道,那位董掌柜尽不会坐视自家粮食买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确定会出手——对此。别说他一个小小的都司,就算是他的义父毛文龙来了也管不了!
由于董掌柜来头太硬了!
他的米行乃是登州兵备副使侯志邦的买卖,而这位侯副使,恰恰便是掐着全部东江镇脖子的人——所有东江的军饷、粮草、兵仗等等军需,没有他的签发,连一文钱、一粒米都到不了东江!
别说旅顺口了,全部东江镇的把持领域内,包含大本营皮岛以及铁山,唯一能买到粮食的处所,都是他侯副使开设的米行!
侯家的米行加上兵备道家的典当行以及原登莱巡抚开设的银号。就像插在东江镇身上的三根粗粗的管子,把东江镇吸得奄奄一息——甭管任何东西,高丽参也好、兵器也罢,甚至鞑子的首领,都只能在典当行换成银子,再到银号被剥削一道换成小钱,最后流进了侯副使的腰包中。
毛文龙当然也看出了长此以往,东江镇必定会在三家的剥削下活活饿逝世,所以他好几次试图通过与朝鲜的交易来摆脱这种局面。
不过他的努力很快付诸东流。
登州官场有的是措施对付他,最简略的便是弹劾他“擅开马市”——这是警告:姓毛的诚实点!
警告没用的话。便是拖延粮饷给付的时间——姓毛的你不是有本事弄钱吗,还要朝廷粮饷干嘛?我们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
最后还不行就祭出大杀器——申斥朝鲜国王,使之不得与东江镇私下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辽东》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八章 尚可义,网址:https://www.bqgbi.net/18_18915/252.html
明微
穿越之我家有男媳
我劝你善良
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
徒弟又给我开挂了
武侠之无敌王座
召唤武神
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
首富家七个小祖宗又奶又凶
手握七十万大军,本公主无敌了梁月向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