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八二章 石破天惊(1/4)

readx(); 一旦做出了决定,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承乾表情阴冷无比,眼睛有些通红,或者说血红,看起来有些可怖。

纥干承基也是暗暗心惊,毕竟接下来要做的事谋逆弑君之举,此等大逆不道之举不仅仅是掉脑袋,而是要抄家灭族的。

可事到如今,还有别的选择吗?作为东宫侍卫首领,如果太子倒了,自己又能好到哪里去?

表面上似乎只是失去了前途而已,但实际上……这些年自己替太子做了多少隐秘的事情他再清楚不过,其中有不少针对魏王府的手笔。

如果魏王李泰登上皇位,以其锱铢必较的性格,岂能饶了自己?横竖最终都是个死,还不如现在放手一搏。

成者王侯败者贼,成了就是从龙之功,败了就是谋逆之臣,结果不外乎如此,没什么好怕的。

李承乾低声道:“既如此,现在就该准备了,你去孤找人吧,让李元昌、杜荷、李安俨、侯君集等人都想办法入东宫秘议。”

杜荷、李安俨等人都是李承乾的心腹,汉王李元昌则是东宫的拥趸,侯君集乃是其中影响最大之人。

征伐高昌回来之后,侯君集便被下狱问罪,在大理寺的牢房中待了很久,李世民为了给高昌和四邻邦国一个交代,压根没有给他好脸色。

这让侯君集很受伤,作为一个刚刚立下灭国之功,自认为该受到奖赏表彰的时候,却给了这等截然相反的待遇。这不是过河拆桥,赏罚不分,甚至有点恩将仇报吗?

李世民或许有其他政治上的考量,但是他没有给侯君集讲分明,或者他认为侯君集明白皇帝的深意,或者他压根没有把侯君集的感受当回事。

总而言之,潞国公侯君集就这样在大理寺的牢狱中待了很久,也呆了很久。整个人的精气神和脾气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到后来案子总算是审完了,侯君集远征高昌什么也没捞到,虽然没有更多的惩处,却是丢足了面子。受够了折磨。

之后侯君集便保留着潞国公的爵位,被赋闲在家,好像被流放一样,心中自然是满腹怨怼。

在他眼里,李世民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英明神武。对臣子关爱信任的皇帝,而是一个卸磨杀驴,不辨是非的昏庸刻薄君王。至此一件事,君臣之间便彻底离心离德,而是心中多了许多怨恨。

为此侯君集还与被调离长安的郧国公张亮发过牢骚,认为彼此都是立下功劳却反被排挤之人。当时也不知道是喝了点酒胡言乱语,还是心中真的有想法,侯君集竟然大言不惭道:“你想造反吗?如果你造反的话,我跟着你干……”

结果一转眼张亮将这句话向李世民打了小报告,按理说口出谋反之语是大罪。是要追究罪责,甚至惩处绞杀了。但是李世民却没有,反而对张亮笑称:“卿与侯君集都是朕的忠臣,此事他只对你一人说过,将来要是抵死不认账,你能拿他怎么样?”

虽然在明面上是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私下里皇帝是有很多种办法对付的,但李世民没有。估计他压根没有将此事当回事,甚至有可能认为是张亮对侯君集的诬告,反正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李世民还很大度里命阎立本给侯君集画像。悬挂在凌烟阁上,排名十七位,堪称是宠信备至。

但如此举动侯君集并未领情,反而看作是假仁假义。当初无视我的功劳那么羞辱我,现在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补偿?有意义吗?

满心愤懑的侯君集压根没有领受李二陛下的皇恩浩荡,反而心中更多鄙视和反感,甚至是有些仇恨。

不过对太子李承乾,侯君集却是满心的感激,他已经从自己的渠道以及女婿贺兰楚石那里得到消息。确认在自己西征过程中李承乾给予了自己多大的帮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朝败家子》 最新章节第三八二章 石破天惊,网址:https://www.bqgbi.net/17_17532/381.html

撒旦危情:休掉撒旦总裁 当反派不按剧本作死 在女尊世界当配角 鬼王大人别烦我 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 绝代神邪 盛世风华,悍妃逆天下 秦立楚佳音 百世长生:我苟到成仙 北王霸刀宁北苏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