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7/www.bqgbi.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7/www.bqgbi.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长安风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会(1/2)-新笔趣阁
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会(1/2)
开元二十九年末,陈王府参军田同秀奏报李隆基,玄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告赐灵符。李隆基依言索之,果于函谷关寻得灵符,上书天宝千载四字,遂称上天恩德,在大灵坊建玄元庙安置灵符。 值此时,右相李林甫率君臣上奏: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 李隆基大悦,从之,次年改元天宝。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年号的变更,大唐悄然迈进了最繁盛的全盛事情。 天宝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也在一阵赞美声中隆重登场。 天宝元年,元月元日,曙色才分。 咚!咚!咚! 几声重响,大明宫的钟声随风而散,响彻长安。丹凤门外,朝中,连忙转过了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了人群中。 不过李瑁虽然不想挑事,但有些人却偏偏要落井下石。 十八郎年少,自持之道难免差了点。以后还是谨慎些地好,免得管了不该管的,问了不该问的,平白惹祸上身,倒时可没人能够帮你。李琮瞥了李瑁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 李瑁听着李琮的口气,心知他是在影射益州商会之事。 李瑁轻声笑了笑,回道:皇兄多虑了,十八郎行的正,坐的端,魅魍魉些许小鬼,那是决然不怕的。倒是皇兄你,身宽体胖,容易招风,若是不小心摔了下去,十八郎就是想扶也扶不起来啊。 好啊,十八郎果真是口舌犀利,为兄倒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先从这高台上摔了下去。李琮寸步不让地回道。 元日大朝步序繁琐,很是冗长。 待太子及诸王献寿上公献寿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日头已经从东边转到了正午。最后,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适之与供奉官献寿,率群臣山呼万岁,皇帝李隆基亲自昭告天下,这元日大朝才算结束。 大朝从凌晨一直持续到正午,李瑁虽身子骨极好,但站了大半日也觉得两腿有些酸麻,当下揉了揉腿,便准备打道回府,好生歇息一番。可还没等李瑁出了丹凤门,皇帝身边的御前太监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皇上口谕:传四品以上官员紫宸殿议事。 李隆基传得这般紧急,李瑁原以为是朝中之事出了重大的变故,但没想到等他来到紫宸殿的时候,等待着他的却是一张帛书,一张他完全看不懂的帛书。这张帛书非但是他看不懂,而且在场的百官也没一个人看得懂。 此乃渤海国方才呈递于朕国书,难道满朝文武,翰林上下竟无一人识得吗?李隆基手中挥着那张帛书,看着殿中的众臣。 鸿胪寺卿季衡见李隆基动怒,连忙站了出来,伏地拜道:陛下恕罪,这渤海国书俱是蕃字,满纸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实在不识。 哼!鸿胪寺上下百人,理的就是这邦交之事,结果竟无一个饱学之土与朕分忧,朕要你们还有何用。李隆基重重地一拍桌案,显然已经动了怒火。 鸿胪寺卿季衡是太子的人,太子一听李隆基降怒于季衡,生怕太子党折了这一支臂膀,连忙上前劝道:这渤海番邦不识王教,不识中原文字,故而只能写些他们部落中的野文,季大人未曾见过,不识得也是有的,还望父皇明察。 李林甫见李亨为季衡出头,心想终于抓住了机会,也出列道:太子之言虽然在理,却也略失偏颇。此乃渤海国书,如若不识,不能发落蕃使,必被被番邦笑耻,欺侮我朝,如若处理不当甚至还是引兵犯境,大动刀兵。 李林甫的话李隆基深以未然,他点了点头道:事关大唐国体,决不能轻易懈怠。译复国书本就是鸿胪寺职责所在,若季衡能解此时,朕自当重赏,如若不然,鸿胪寺诸官,自季衡以下尽皆免职! 李隆基年事渐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安风》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会,网址:https://www.bqgbi.net/121_121790/96.html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我的极品女房东
宠妻协议:总裁要认账!
风流村医
从吞噬星空当天才
灭世大磨
秋叶原拓荒史
sss战神令
空间重生之名利双收
我家连着地下城